生命的最大价值是了解这一刻的法 - 佛法线上讨论 (25)

生命的最大价值是了解这一刻的法

2020-1007


S: 上次有人提到因为生命是苦,所以想脱离轮回。那时候阿姜有问,那我们会不会想脱离愉快的感受呢?这是在提醒我们,我们通常都只是想脱离不愉快的感受,但那并没有了解第一圣谛”苦谛”的真正意义。第一圣谛苦谛的真正意义其实是指所有因缘和合生起灭去的法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满足,不能成为真正的避难所。”苦”不只是心里的痛苦或是身体的痛苦。佛陀所指的苦谛也包含了愉悦的感受,因为它们不能持续,不是恒久的,所以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满足。

第二圣谛”贪爱”,贪爱执取于生起就灭去的法,这就是轮回的因。通常一整天中我们都想要是愉快的,但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是贪爱,是不愉快不满足的因。当我们说我们想脱离轮回时,但却不了解贪爱的危险,那么是不可能停止苦的。如果我们能了解眼识生起就灭去,耳识生起就灭去,它们不会持续。真正了解这些才有可能有真正的舍离。

我们是不是真的想脱离轮回呢?如果真实面对,其实我们还是在追求看到好看的,听到愉悦的声音,享受着愉悦的感受。所以如果很真实的面对,其实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要真的脱离轮回。通常人们会问该如何处理他们不愉悦的感受或压力等等的问题,但当贪爱执取于愉悦的感受的时刻呢?其实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把这些生灭的法当作是某个东西或某个人,所以会一直贪爱,一直想抓住。

AS: 我们在理智上了解四圣谛是关于现在这一刻法的生灭都是无常无我的。现在就有眼识,眼识生起就灭去了,这个真相如果不被知道,怎么知道不是我在看呢?每一刻的法生起就灭了,所以是苦。

问: 贪爱快乐不能长久,法生起就灭了,所以是苦。我应该去体会法无我的特质,这样就不会再去执取那个喜爱的感受。

AS: 多聆听佛陀的教导能够对现在这一刻的真相更有信心,否则很难体会诸法无我真正的意义。无明掩盖了真相,对每一刻因缘和合生灭的法有更多的了解,会是对现在这一刻更少执取的因缘条件。但智慧的累积需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

我们不需要到特定的地方去作什么特别的练习来增长智慧,正确思惟佛陀的话能够真的了解这一刻的真相,智慧才能够慢慢地累积,才能够辨别出哪些话才是正确的教导。

从早上到现在,我们并没有真的去经验到法,因为还没有累积足够的因缘条件。只有智慧一点一滴的培养才有机会了解真相。我们学习了解什么是究竟实相。它们现在就在那里但不被知道,但闻慧思慧可以是了解真相的因缘条件,但是是没有期望的。开始了解不管现在出现的是什么,它们都是无我,不受控制的。每一刻都没有人没有我什么都没有,就只是接续生起灭去的法。

当一个人很生气的时候有觉知吗?

问: 没有。

AS: 觉知只会和善一起生起。在无明,贪爱的那一刻不会有觉知,在瞋恨的那一刻也不会有觉知。所以觉知只会和不同程度的善心一起生起,因为觉知不会忘记什么是善。无明是不善的根源,愈了解无明的特征会更看到不善的危险。不善在一整天中经常地生起,一世接着一世,无止尽的轮回。

我们一整天中有多少时刻是真正在实践布施波罗蜜呢?建立对真相的了解不只是为了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得到佛法的利益。无明和贪爱经常地生起,经由了解佛陀的话能够很自然一点一滴的累积智慧,对现在这一刻的法的了解是之后直验经验法的条件。透过聆听佛法思惟佛法以及佛法讨论能够帮助智慧的累积。生命的最大价值是了解这一刻的法。

问: 阿姜刚刚说生气的时候没有觉知。那开心快乐的时候有觉知吗?

AS: 生气的那一刻有无明。真相是没有人,那我们是在对什么生气呢?我们生气那个其实早已经不在那里的。无明遮蔽了真相,其实每一刻都已经过去了。

S: 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是某个人或某个东西,事实上看到的就只是色尘,它也已经灭了。我们一直贪爱执取或生气的那一刻其实早就过去了,但我们却一直执取于它们。这些生起就灭去的法成为贪爱的对象。生气的那一刻一定有无明,那一刻不会有觉知。但当生气之后是有可能很快会有觉知和智慧生起,了解刚刚瞋恨愤怒的特征。

当我们说开心快乐的时候,比如吃了一顿很好吃的大餐或者是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通常都是贪爱那个愉悦的感受,那个时刻不会有觉知。但一样地,在它灭去之后也许很快会有觉知和智慧生起去了解它们的特征。一般开心快乐的时候大都是贪爱那个愉悦的感受。但在布施的时候,比如分享佛法给他人时也会有愉悦的感受,但这种愉悦的感受是善的,所以一定会有觉知。在了解佛法的那一刻也会有愉悦的感受,那一刻一定也会有觉知。所以善的那一刻会有觉知守卫不让不善生起,但在有贪爱伴随的愉悦感受时是不会有觉知的。

AS: 是什么可以了解觉知的特征?

问: 是智慧。

AS: 是的。但既使现在有觉知,也只是在理智上了解阶段的觉知,这个阶段的智慧还没办法了解觉知的特征是什么,所以还不能够了解觉知也是无我的,一直到直接经验法阶段的四念住生起,这个时候智慧的强度才能够了解觉知。理智上了解的智慧和真的直接经验法阶段的智慧是不同的。

问: 在一天之中,我们甚至无法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表示我们的智慧还很弱。请问理智上了解的智慧和直接经验法阶段的智慧的不同是什么以及有什么技巧可以达到直接经验法的阶段呢?

AS: 在理智上了解阶段的智慧能够了解眼识是因缘和合生灭的法。但这还不是直接经验法阶段的智慧,还不能够直接经验到法无常无我的特质。当我们知道眼识就只是生起去看,然后马上就灭去,耳识只是去听,每个法的特征都不同。这是理智上的智慧还是直接经验法的智慧呢?

问: 理智上。

AS: 真正直接经验到法就能够知道它们的不同。现在”硬”有出现成为觉知的对象吗?在理智上了解的智慧的累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会有正念生起真正了解硬就只是土元素的特征。当我们认为要刻意去选一个对象专注来让觉知生起,其实是在强化那个”我”的邪见的增长。透过闻慧思慧,发展波罗蜜可以慢慢累积智慧,弃除邪见。智慧可以保护不让不善生起,保护我们不走向错误的道路。

当不了解佛陀教导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无明中累积不善。每当有这么一刻了解真相是没有我的时候,就是在累积智慧,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能够根除不善,没有其它的方式。诚实面对现在这一刻出现的法不管是善的还是不善的,需要真实波罗蜜,决心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以及舍离波罗蜜的累积才能够真的知道真相只是法,才能够慢慢放掉”我”存在的错误见解。佛陀的教导会导向舍离,而不会是带来更多的贪爱与执取。

S: 现在我们对佛法有了正确的了解,所以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必须去特定的地方作特别的练习,我们就不会想去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会再有错误的练习。如果我们觉得一定要在这一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这是正确的吗?比如会觉得应该要知道现在愉悦的感受里是有贪爱还是有觉知伴随,这是正确的吗?”我”的念头会一直跑进来,试着想去作什么练习,想赶快有智慧。无明和贪爱一直阻碍正道的发展。事实上,智慧和觉知是有可能在你吃饭或看球赛时自然而然生起,没有预期的。

当对真相的了解愈来愈坚定的时候,愈不会想着要去补捉这一刻有什么法。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在没有任何期待下生起正念觉知现在这一刻的法,不管是眼识耳识,瞋恨或贪爱。所以自然而然培养智慧,并不需要刻意去作什么练习,也没有什么技巧。只有正见的累积能够保护我们不偏离正道。

问: 有些人在某个时刻会有出离心,请问那个时刻是什么样的心里状态?

AS: 什么是出家呢?

问: 他可能在那时候对家人已经没有贪爱了。

AS: 想要出家是因为已经累积的习性,因缘成熟舍离一切,还是只是想离开现状呢?出家人和在家众一样可以研习佛法,了解佛法。

问: 我曾经经历严重的伤害,那时候有出家的想法。

AS: 出家就一定能够建立智慧吗?研习佛法了解佛法,慢慢累积智慧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放掉那个瞋恨。

问: 那时候还不了解这些,但就觉得出家是清净的。

AS: 不管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众,现在出现的法有不同吗?如果连现在这一刻有什么法都还不了解的话,那出家是为了什么呢?我们应该先诚实面对自己的习性是不是真的适合出家。我们是真正想要出家还是其实还是和一般人一样对生活中愉悦的感受是欢迎的。你真的已经准备好要舍离所有的一切出家吗?

问: 现在我更喜欢聆听佛法。

AS: 在出家之前要很诚实的面对自己累积的习性。出家必须是要有很大的决心要舍离所有的一切。清楚了解戒律的内容,你会了解出家是不可能过着和在家众一样的生活。

问: 今天老师说当我们了解现在这一刻的时候已经是法快速生灭留下的影子了 (nimitta) 。所以根本不可能能够去练习什么,这使我本来所执取的就松掉了。

V: 对nimitta意义的了解的确会比较轻松,因为已经过去的,没什么好执取的。我们学习去了解它,但不是要去改变它,因为它已经过去了。会去执取是因为我们不知道那只是生灭的法,我们把它都当作是一个人或东西,这和我们累积很深的贪爱和无明有关。

巴利文bhavana常被翻译成练习,但其实指的是智慧的培养。智慧的培养与累积就是练习。当智慧生起的那一刻就是在练习。经常地闻慧思慧才能有智慧生起的条件。但是如果是要刻意选择一个对象控制注意力去练习,那只是累积更多的贪爱和邪见,就不会是正确的练习。

问: 刚刚本来肚子有点痛,听到老师说法是每一刻每一刻的生灭。忽然觉得那个痛已经过去了,每一刻都已经过去了,什么都没有留下来。然后忽然觉得那个痛减轻了。

V: 是有可能在不愉悦的状态下没有预期的生起觉知。在任何时候比如开心或生气的时候,都有可能生起觉知的,那个时刻也一定会有平静伴随,所以那个时刻不会有不愉悦的感受。但是觉知是没有预期,自然而然生起的。

任何令人愉悦的都很容易成为贪爱的对象,包括平静。平静让我们没有焦虑忧伤,所以平静可能会成为贪爱的对象,就会又想去作什么让平静生起。所以真实波罗蜜很重要,既使是我们不喜欢的法,也要诚实去面对。肚子痛的痛是不愉快的感受,它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会认为是我的肚子在痛,所以我们特别在乎。我们要对现在这一刻不管出现的是受欢迎的还是不受欢迎的法是很诚实的,才能够有机会去了解它们。

问: 是的。我觉得清静心很重要。

V: 其实智慧在累积的过程中,比如平静这些善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但这些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智慧。智慧的累积才能看到不善的危险,才有可能舍离。现在我们都还是会贪爱愉悦的感受,但我们现在也还不可能完全没有对贪爱的追求。佛陀的教导是中道,不可能极端地去禁止,但随着智慧的累积会自然而然地舍离。


Topic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