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果报和不善的果报 - 佛法线上讨论 (24)

善的果报和不善的果报

2020-0930


问: 继续上次讨论的问题,如果同时听到一样的音乐,有些人觉得好听,有些人觉得刺耳。请问这和果报有关系吗?

S: 我们习惯想着一个故事情境,比如当晒到暖暖的太阳时会认为是善的果报,或者是当觉得很冷的时候会认为是不善的果报。当我们沈浸在一个故事情境时,就没办法真的了解法。现在我们可能会觉得在聆听佛法时一定是善的果报,但其实在聆听佛法的时候,每一刻的眼识,耳识,身识有时候经验到的可能是善的果报,有时候可能是不善的果报,每一刻生起的心都不同,所以不能说聆听佛法的整个过程都是善报。现在经验到的是善报或不善报其实不是那么关键,关键是在经验到果报之后很快生起的是无明,贪爱还是智慧。

回到刚刚的问题,为什么听到一样的音乐,有些人觉得悦耳,有些人觉得刺耳。事实上耳识听到的那一刻是中性的感受,是果报心。在摇滚音乐会现场,音乐很大声,那一刻耳识很可能是不善报,但接下来可能就有对音乐的贪爱,喜欢那个音乐。耳识这个果报心生起马上灭去,接下来喜欢或不喜欢是和累积的习性有关。但我们通常都会觉得喜欢的就是善报。但其实在果报心生起的那一刻我们是不知道的,它生起马上就灭去,接下来喜欢或不喜欢已经是不同的时刻。

问: 请问是因为过去的业力所以有喜欢或不喜欢,还是因为听到声音后附与它们意义,所以造成后来的喜欢或不喜欢?

S: 喜欢或不喜欢是业力,和果报没有关系。业力和累积的习性有关。比如第一次喝咖啡时可能会觉得很苦,觉得不喜欢,那是不善的果报。但一直不断地累积习性,可能之后就会变得喜欢。比如我们很喜欢在大海中游泳,但因为现在是冬天,刚下水那一刹那海水非常冷,我马上就会头痛,但因为累积的对游泳的贪爱就会继续游,很快就不会再头痛了。有很多不同的时刻,可能这一刻是不善的果报,下一刻是善的果报。

AS: 当对象是可喜的,那是善的果报。当心去经验一个对象后,马上就灭去,紧接着三个心生灭之后马上就是喜欢或不喜欢,然后意门过程的心想着刚刚那一刻所经验的是可喜的或不可喜的。

我们通常会根据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来判断刚刚的经验是善报还是不善报。但那一刻如此之快,经验的对象是可喜的或不可喜的不能够在那一刻就知道,然后刚刚的经验又成为被思考的对象。会怎么去思考和所累积的贪爱和瞋恨有关系。

我们会习惯认为是”我”在经验愉快或不愉快,有谁真的能够了解法不是我,它只是生起去经验一个对象,然后马上就灭去了。不需要去想着刚刚经验的是善报还是不善报,因为那一刻都已经过去了。

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是现在出现的是什么,但其实这也很不容易。比如现在的眼识,耳识真的有被了解吗?

S: 聆听佛法讨论时可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有时候是愉悦的有时候是不愉悦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听佛法讨论时整个过程都一直是善的果报。听佛法讨论的过程中也许有那么一刻去思慧,智慧生起很短暂马上就灭了,但可能紧接着马上就是贪爱或是无明。所以我们不可能能够精准指出哪一刻是善报,哪一刻是不善报。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它们都是不同时刻生起灭去的法,它们都是无我的。不必要一直去想着它们,因为它们都已经过去了。所以刚刚是善的果报还是不善的果报一点都不重要。

J: 对于想知道所经验到的是善的果报还是不善的果报是某种程度的捆绑,其实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是现在这一刻的法。因为四念住经验的对象是现在这一刻的法。但既使是当四念住在初期阶段生起经验到法的时候,也还不会知道所经验到的对象是可喜的还是不可喜的。所以比较重要的应该是在理智上智慧的培养,了解法的不同特征。

S: 因为认为有个”我”存在的概念,所以会很关心是”我”在经验愉快或不愉快的善报或不善报。这些都让我们忽略更重要的事情。

AS: 曾经有人问到连体婴有两个头,他们共用一个身体。其实在究竟实相里就只是心,心所,色法在生灭,和几个头几只脚没有关系。真相是不管是几个眼睛,在看的时候就只是色尘撞击眼根,眼识去经验。

现在有天空吗?还是有鸟或树吗?这些都是来自于感官门过程的心去经验之后,很快在意门想像出来的而已。只要还有某个人某个东西存在的概念,就很难真的了解没有我的真相。

一开始正见的建立很重要。每一刻都有很多不同的心所伴随着心生起灭去,它们都不属于谁,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的。现在理智上了解的智慧是之后直接经验法的正确因缘条件。但智慧的培养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现在我们闭上眼时,没有天上的云也没有树,但一睁开眼,它们就全部出现了。因此现在法的真实面貌并没有真的出现,所以我们在一天之中是不是有机会常常去思惟法呢?

J: 刚刚连体婴的例子,他们有两个不同的心识之流。不管是几个头,几个眼睛,每一个心识之流的瞬间片刻就只会有一个心。但每一个心识之流在那一刻被经验到的是什么并不会被另外一个心识之流知道。

问: 请问连体婴是来自于同一个业力的结果吗?

J: 不同的心识之流是来自于不同的业。

S: 这就像是紧邻坐在一起的两个人一起听演唱会,似乎听到的是一样的声音,但事实上是不同的心识之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经验同一个对象,但其实是不同的经验。不同的心生起的因缘条件不尽相同,它们来自于不同的业力产生不同的业报。

问: 请问连体婴是共业吗?

J: 事实上,不会有共业。因为业是思心所 (cetana) ,不同的心识之流的心会有不同的思心所伴随,所以不会有相同的业带来相同的结果。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他们是一样的果报,但事实上每一刻眼,耳,鼻,舌,身的经验一定是各自的心识之流之前的业力带来的结果。

S: 现在身识经验到的和上一刻身识所经验到的不会一样。当碰触到冷或热,软或硬的时候,那个时刻的身识生起去经验一个对象后马上就灭了,不可能有不同的心分享同一个对象。就像是现在一起在听佛法,看起来好像是共同善业的结果,但事实上不可能有一样的业带来一样的结果。所以不可能有共业。这也是佛陀所说的业只能自己继承。

问: 所以当在一个房间里开空调时,连体婴他们虽然共用一个身体,但他们感受到的冷热是不一样的。对吗?

J: 是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业报。

S: 每一刻有很多因缘条件的法正在生起。当我们讨论两个人一起听音乐或连体婴,这些都是表面上的情境。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是现在出现的法以及它们的特征,才能够真正了解生命的真相。

问: 请问我们现在所有的现象都是基于过去的业,那么如果我把生命中所有的法都了解了之后,是不是就不会再有轮回呢?

还有我现在需要作什么呢?

AS: 有一个”我”的存在吗?我们必须知道的是真相是没有我,否则一直都是”我”应该作这个,”我”应该作那个。聆听佛法,思惟佛法,就能够慢慢对这一刻的真相有信心。

上一刻的眼识现在在哪呢?上一刻的眼识已经过去,这一刻的眼识已经不同于上一刻的眼识了。所以我们现在能作的是学习了解被掩藏了很久的真相,只有佛陀的教导能够揭露这个真相。每个人都想要赶快有正念和智慧生起,但这是不可能一蹴可及的,因为还没有累积足够的因缘条件。正道只有一条,就是培养智慧。聆听佛法,思惟佛陀的话,了解真相,才会是正确的因缘条件。

S: 轮回是指五蕴不断的生起灭去,正道必须是了解诸法无我,了解现在这一刻的法才有机会培养智慧。

J: 如果正念和智慧在某一刻生起,那是因为已经累积足够的因缘条件,而不是因为我们刻意去作什么。如果对佛法有兴趣,珍惜佛陀教导的价值,对佛陀的话有坚定的信心,这就会是发展正念和智慧的条件。

AS: 为什么想要脱离轮回呢?

问: 因为生命中有苦,所以想要脱离轮回。

AS: 有谁真的知道”苦”的真正意思呢?脱离无明比较好还是只是想要脱离轮回呢?

问: 脱离无明比较好。也许我长智慧时就不会觉得是苦了。

AS: 我们一般只是把不愉快的感受当成是苦,但我们其实并不懂佛陀所说的苦谛的真正意思。

你会想脱离愉悦的感受吗?

问: 不会。

AS: 所以这还不是真的想脱离轮回。如果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经验,怎么会有这些愉悦的感受呢?贪爱是第二圣谛,但如果没有真的了解第一圣谛的苦,就没办法真的了解贪爱的危险,当然就不可能会想脱离它。

所以除非智慧高到已经可以直接经验到法的真实本质,真的了解什么是苦,否则我们还是会很享受于有愉悦的感受。那其实不是真的想脱离轮回。我们一直都是想要追求更多愉悦的感受,但没有了解到这些愉悦的感受生起都已经灭去,它们都是空,都不属于任何人的。如果智慧没有了解贪爱,那就不可能能够根除贪爱,脱离轮回。生命中了解真相的这一刻是最最可贵的。

V: 一开始就要建立正见,事实上没有”我”存在,我们所认为的我,其实是一直在生灭的五蕴。法生灭的速度太快,所以我们会习惯思考一个表面上情境故事,而不是思惟法。


Topic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