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心

心可以分為八十九種或一百二十一種類型,差別只是出世間心生起時是否有不同的禪定階段。

八十九種心 :  欲界心 : 54種

色界心 : 15種

無色界心 : 12種

出世間心 : 8種

 

一百二十一種心欲界心 : 54種

色界心 : 15種

無色界心 : 12種

出世間心 : 40種

欲界心是最低層級的心,它們在我們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生起滅去,無論是我們醒著或睡著的時候。感官對象,也就是色法,是由欲界心經驗。在二十八種色法中,有七種色法會經由眼,耳,鼻,舌,身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這些色法是心經常經驗的對象:
  • 色所緣(ruparammana或vanna),經由撞擊眼根出現的對象。
  • 聲所緣(saddarammana),經由撞擊耳根出現的對象。
  • 香所緣(gandharammana),經由撞擊鼻根出現的對象。
  • 味所緣(rasarammana),經由撞擊舌根出現的對象。
  • 觸所緣(photthabbarammana),經由撞擊身根出現的土元素(軟或硬),火元素(冷或熱),風元素(彈性或壓力)。
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欲界心一直不斷地在生滅。它們經常經由不同感官去經驗這七種感官對象或是想著它們。

五十四種欲界心
  • 不善心 : 12種
  • 無因心 : 18種
  • 欲界美心 : 24種
 十二種不善心 :

不善心是因為有不善的心所伴隨,所以不善心是沒有好處,不美的心。它們的分類如下:
  • 貪根心(lobha-mula-cittas) : 8種
  • 瞋根心(dosa-mula-cittas) : 2種
  • 癡根心(moha-mula-cittas) : 2種
巴利文mula指的是“根”。有三個心所是不善法的根或因 : 貪心所(lobha cetasika),瞋心所(dosa cetasika)和痴心所(moha cetasika)。這三個心所是根。依不同的根可以再以不同類型的感受,有沒有邪見伴隨,以及需被慫恿或不需慫恿來細分。

貪根心(lobha-mula-citta) : 有貪心所伴隨的心,貪心所是執取出現對象的因緣條件。貪根心可以分為8類 :
  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伴隨,與邪見相應,不需慫恿的。
  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伴隨,與邪見相應,需被慫恿的。
  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伴隨,不與邪見相應,不需慫恿的。
  4.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伴隨,不與邪見相應,需被慫恿的。
  5. 舍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與邪見相應,不需慫恿的。
  6. 舍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與邪見相應,需被慫恿的。
  7. 舍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不與邪見相應,不需慫恿的。
  8. 舍俱邪見不相應一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不與邪見相應,需被慫恿的。
瞋根心(dosa-mula-citta):有瞋心所伴隨的心,不喜歡所經驗的對象,是粗糙低劣的法。瞋根心可以分為2類:
  1.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 不愉悅的感受伴隨,瞋恚,不需慫恿的。
  2.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 不愉悅的感受伴隨,瞋恚,需被慫恿的。
痴根心(moha-mula-citta):有痴心所伴隨的心,不知道實相的真實本質,是盲目的法。痴根心可以分為2類:
  1. 舍俱疑相應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疑相應,對實相的真實本質是困惑懷疑的。
  2. 舍俱掉舉相應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掉舉(沒得休息)相應。
每一個心都一定會至少有七個遍一切心的心所伴隨一起生滅。心會有數目多少不同的心所伴隨取決於是哪一種類型的心。每一個心都一定會有受心所(vedana cetasika)伴隨,受心所有所不同則取決於是哪一種類型的心。

每一個不善心都一定會有四個遍一切不善心心所(akusala sadharana cetasikas)伴隨一起,它們為:
  • 痴(moha cetasika): 掩蓋真相,不知道法的真實本質。
  • 無慚(aharaja cetasika): 對不善是沒有羞恥的。
  • 無愧(anottappa cetasika): 對不善不感到害怕及危險。
  • 掉舉(uddhacca cetasika): 不能休息,忐忑不安的。
在這十二種不善心中,可以依它們的“根”(mula)而區別:
  • 痴根心: 沒有貪心所或瞋心所伴隨。
  • 瞋根心: 沒有貪心所伴隨。
  • 貪根心: 沒有瞋心所伴隨。
十二種不善心可以依中性的感受,愉悅的心裡感受和不愉悅的心裡感受區別:
  • 中性的感受(upekkha vedana cetasika): 伴隨貪根心或癡根心。
  • 愉悅的心裡感受(somanassa vedana cetasika): 伴隨貪根心。
  • 不愉悅的心裡感受(domanassa vedana cetasika): 伴隨瞋根心。
關於與第二種類型的痴根心: 舍俱掉舉相應,雖然沒有疑心所伴隨,但因為它有掉舉這個不善的心所伴隨,所以是不善心。當不善心並不是任何八種貪根心,兩種瞋根心或疑心所伴隨的痴根心時,就會是舍俱掉舉相應的痴根心。

當不善心變得更強烈時,就會有意圖(思心所,cetana cetasika)去執行十惡業:
  • 身惡業(kayakamma): 殺生,偷盜,邪淫。
  • 語惡業(vacikamma): 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 意惡業(manokamma): 貪婪(貪求他人的財產),瞋恨(希望他人受苦或傷害他人的不好意圖),邪見。
不是每種邪見都會是意惡業。會成為意惡業的邪見為:
  • 斷見(natthika ditthi): 否認果報 ; 不相信果報是由於業力所源由。
  • 無因見(ahetuka ditthi): 否認因果 ; 認為業力不會造成任何果報,所有發生的都沒有任何因緣條件,沒有原因。
  • 無作見(akiriya ditthi): 否認業會產生任何的果報;認為僅僅只是身體的行為,沒有好或不好的行為會產生果報。
當不善心滅去後,和不善心一起生去的思心所(cetana cetasika)是不善果報心生起的業緣條件(kamma-paccaya)。不善果報心有七種,它們是業的結果,當俱足適當條件時就會生起。

十八種無因心:

沒有根或因(hetu)的心所伴隨的心稱為無因心。有六種根: 三種是不善根,三種是美根。三種不善根的心所是貪,瞋,痴。三種美根的心所是無貪,無瞋和智慧。有美根伴隨的心是美心, 也就是美好的,有益的心。

這十八種無因心不會有這六個根的心所伴隨。它們是無因心,不是不善心,也不是美的心。八十九種心之中除了十八種為無因心,其它都是有根心所伴隨的心。

在十八種無因心中,七種為不善果報心,八種為善報無因心,三種為無因唯作心。分類如下:

七種不善果報心(akusalavipakacittani)

雙五識包括感官門善的果報心和不善的果報心,如果是不善的果報心,它們經驗的是不可喜的對象:
  • 眼識: 經驗色塵,中性的感受伴隨。
  • 耳識: 經驗聲音,中性的感受伴隨。
  • 鼻識: 經驗氣味,中性的感受伴隨。
  • 舌識: 經驗味道,中性的感受伴隨。
  • 身識: 經驗可碰觸到的,不舒服的感受伴隨。
其它還包括
  • 領受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
  • 推度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
感官門不善果報心滅去之後,領受心生起,領受剛剛同一個對象,然後滅去,緊接著推度心生起,推度檢查剛剛同一個對象。

八種善果報無因心(kusalavipaka-ahetukacittani)

有思心所伴隨的欲界善心執行任何十種福業(punna kiriya vatthu)之一是善的果報心。這十種福業包括佈施(dana),持戒(sila)以及心智的培育與發展(bhavana)。當善的思心所執行善業後,會是之後善的果報生起的業緣條件。善的欲界果報心可以分為八種有因欲界果報心,八種善果報無因心。

八種善果報無因心是由於感官門果報心經驗它們相應的感官對象是可喜的,如下:
  • 眼識: 經驗色塵,中性的感受伴隨。
  • 耳識: 經驗聲音,中性的感受伴隨。
  • 鼻識: 經驗氣味,中性的感受伴隨。
  • 舌識: 經驗味道,中性的感受伴隨。
  • 身識: 經驗可碰觸到的,舒服的感受伴隨。
其它為:
  • 領受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
  • 推度心: 中性的感受伴隨。
  • 推度心: 愉悅的感受伴隨。
領受心會在感官門善果報無因心之後生起,領受剛剛的對象。推度心緊接著在領受心之後生起,推度檢查剛剛的對象,可以是中性的感受或愉悅的感受伴隨。當它是愉悅的感受伴隨,對象所緣一定是極可喜的。

可喜的對象可以有不同的愉悅程度。它可以是可喜的(ittharammana)或是極可喜(adittharammana)的。如果善果報無因心有愉悅的感受伴隨,表示它經驗的是極可喜的對象,這個情況發生在推度心;如果善果報無因心經驗的對象是可喜的,不是極可喜的,那麼推度心就會是中性的感受伴隨。

三種無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cittani)

唯作心不是善心,不是不善心也不是果報心。無因唯作心是沒有根(心所)伴隨的唯作心。分類如下:
  • 五門轉向心,中性的感受伴隨。
  • 意門轉向心,中性的感受伴隨。
  • 生笑心,愉悅的感受伴隨。
五門轉向心(panca-dvaravajjana-citta): 是感官心路過程中的第一個心,經驗的是撞擊到眼,耳,鼻,舌,身的對象。唯作心和果報心不同,唯作心可以經驗可喜的和不可喜的對象,但是善果報心只能經驗可喜的對象,不善果報心只能經驗不可喜的對象。

當五門轉向心生起時,它會知道撞擊到眼根的對象或是其它感官門的對象,然後就滅去。眼識或是其它感官果報心緊接著生起,經驗相同的對象然後滅去。領受心緊接著生起,領受剛剛的對象後就滅去。然後推度心緊接著領受心之後生起,推度檢查剛剛的對象,然後滅去。

在眼識或其它感官果報心生起接收到業力的結果之前,有一個心路過程的心必須先生起,也就是五門轉向心。五門轉向心的功能是轉向,因為這個心會轉向撞擊五個感官門之一的對象。當五門轉向心滅去之後,眼識或其它感官果報心生起去看,聽,聞,嚐,或經驗可碰觸到的對象。

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citta): 在意門心路過程中第一個生起的心。意門轉向心會在不善心,善心或阿羅漢的唯作心之前生起。意門轉向心也能夠在感官心路過程生起,但它會執行不同的功能。當意門轉向心在感官心路過程生起時稱為“確定心”(votthapana),執行的是確定對象的功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經驗的是感官門的對象而不是意門的對象。

無論這個唯作心是在感官心路過程中生起執行確定的功能,或者是意門心路過程中第一個生起的意門轉向心,它們之後都會緊接著不善心,善心或是阿羅漢的唯作心。這個唯作心為後面緊接著生起的心作好預先準備。如果是不如理作意,後面生起的就會是不善心,但如果是如理如意,後面生起的就會是善心,這取決於累積的習性。因此,意門轉向心會在不善心,善心或唯作心之前生起。

生笑心(hasituppadacitta): 這是只有阿羅漢會有的無因唯作心,經由六個門經驗相應的對象。一般人不會知道能令阿羅漢微笑的對象是什麼。

二十四種欲界美心:

二十四種欲界美心是欲界美的心,因為它們有美的心所伴隨。

二十四種欲界美心包括八種欲界善心,八種有因欲界果報心和八種有因欲界唯作心。分類如下:

 八種欲界善心:
  1. 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2. 悅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5. 舍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6. 舍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7. 舍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8. 舍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伴隨這八種欲界善心的思心所執行十種福業,如下:
  • 佈施(dana)或慷慨大方: 把有用的東西給與他人。
  • 持戒(sila)或善心: 遠離不善業。
  • 心智的培養與發展(bhavana): 透過奢摩它和內觀智慧的培養。
  • 恭敬(apacayana): 恭敬值得恭敬的對象。
  • 服務(veyyavaca): 幫忙完成應該完成的事。
  • 分享(pattidana): 分享功德善業給他人知道,讓他人能感到歡喜。
  • 隨喜(pattanumodana): 對他人的功德善業感到歡喜。
  • 聆聽佛法(savana)
  • 分享佛法(desana)
  • 建立正見(ditthujukamma): 對法有正確的瞭解或改正錯誤的見解。
當心和這十福善業無相關聯時,就不會是善心。

當欲界善心是佈施(包括分享,隨喜),持戒(包括恭敬,服務),心智的培育與發展(包括聆聽佛法,分享佛法和建立正見)時,欲界善心會在五門心路過程和意門心路過程生起,又稱為是大善心(maha-kusala)。

當這八種欲界善心生起並完成善業,伴隨的思心所是之後欲界善的果報心生起的業緣條件。根據不同的善業會在適當的時刻有十六種善的結果。這十六種善的果報心為八種無因善報心和八種欲界有因善報心。

八種欲界善報心:
  1. 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2. 悅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5. 舍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6. 舍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7. 舍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8. 舍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八種欲界善報心都有美根心所伴隨;它們是有根的心所伴隨的善報心。因此它們和八種沒有美根心所伴隨的無因善報心不同。

八種欲界唯作心:
  1. 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2. 悅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愉悅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5. 舍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6. 舍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7. 舍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不需慫恿的。
  8. 舍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中性的感受,不與智慧相應,需被慫恿的。
八種欲界唯作心只適用於已經徹底根除不善汙染雜質的阿羅漢。導致果報心生起的善心或不善心都不會再生起。在達到阿羅漢果之後,不再造業;唯作心不會導致任何果報心在未來生起。因此,阿羅漢只會有唯作心和達到阿羅漢果位前的業力所帶來的果報心,不會再有善心或不善心生起。

十五種色界心

十五種色界心包括五種色界善心,五種色界果報心和五種色界唯作心。色界心比欲界心層級高,因為色界心透過發展止禪的欲界善心從感官對象中解脫。當平靜建立時,可以達到不同程度的專注。當專注於一個冥想主題達到安止定的程度時就是色界善心,不再是欲界心了。

五種色界善心:
  1. 尋,伺,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初禪善心。
  2. 伺,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二禪善心。
  3. 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三禪善心。
  4. 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四禪善心。
  5. 中性的感受,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五禪善心。
初禪階段有五禪支伴隨,在達到更高禪定階段時會依序摒棄不同的禪支。然而有些人可以在第二禪階段就摒棄尋心所和伺心所,因此對他們來說,總共只會有四個禪定階段。這也就是為什麼禪定可以是五分法也可以是四分法。禪定五分法的第五禪定就等於是禪定四分法的第四禪定。

五種色界果報心:
  1. 尋,伺,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初禪果報心。
  2. 伺,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二禪果報心。
  3. 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三禪果報心。
  4. 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四禪果報心。
  5. 中性的感受,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五禪果報心。
當色界善心強度變得很高時,就能夠學習掌握禪定的五自在。善於運用五自在的人能夠有技巧地決定何時入定,住定多長的時間,這表示禪定心能夠不間斷的連續地生起滅去,以及何時出定。如果禪定的能力沒有衰退,禪定善心可以在死亡心生起之前成為結生心在梵天界生起的業緣條件。

五種色界唯作心:
  1. 尋,伺,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初禪唯作心。
  2. 伺,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二禪唯作心。
  3. 喜,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三禪唯作心。
  4. 樂,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四禪唯作心。
  5. 中性的感受,一境性心所伴隨的第五禪唯作心。
色界唯作心是阿羅漢達到安止定階段的心。色界唯作心不會是色界果報心生起的條件。

十二種無色界心

無色界禪定心和色界第五禪是同類型的心,有同樣的禪支伴隨,但無色界禪定心已經不是以色法為對象了。已經達到色界第五禪的人看到這個階段仍然以色法為對象的不利,看到仍然沈浸於感官對象的危險,希望能夠摒棄以色法為對象,開始傾向於以無邊際的無色法為對象。12種類型的無色界心可以分為4種無色界善心,4種無色界果報心以及4種無色界唯作心。

四種無色界善心:
  1. 空無邊處善心
  2. 識無邊處善心
  3. 無所有處善心
  4. 非想非非想處善心
無色界禪和色界第五禪是一樣類型的心,但對象不同,無色界禪定心的對象會變得越來越精細。

第一階段的無色界禪: 空無邊處善心,以無邊無際的空間為對象。

第二階段的無色界禪: 識無邊處善心,以第一階段的空無邊處善心為對象。

第三階段的無色界禪: 無所有處善心,以“無所有”為對象。達到這個階段的人知道“無所有”比識無邊更加精細。

第四階段的無色界禪: 非想非非想處善心,以第三階段的無所有處善心為對象。第三階段的對象雖然是無所有,但還是有心專注在這個主題。以無所有處善心為對象是無色界最高的禪定階段,此時不能說想心所(sanna)存在,也不能說它不存在。

如果已經具備的無色界禪定能力沒有衰退,無色界禪定心可以在死亡心之前生起,成為結生心在無色界生起的業緣條件。

四種無色界果報心:
  1. 空無邊處果報心
  2. 識無邊處果報心
  3. 無所有處果報心
  4. 非想非非想處果報心
當無色界果報心依其相符的禪定能力執行再出生在無色界的功能時,“他”會 在無色界很長很長的時間直到壽命結束。在無色界梵天裡沒有色蘊的生滅,只會有其它4種名蘊。

無色界唯作心:
  1. 空無邊處唯作心
  2. 識無邊處唯作心
  3. 無所有處唯作心
  4. 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
無色界唯作心是阿羅漢發展止禪到無色界禪定心的階段。在他體證四聖諦達到阿羅漢果後,只會有無色界唯作心,不再有無色界善心。

八種出世間心

出世間心直接經驗瞭解涅槃的特徵。4種是能根除不善汙染雜質的出世間道心,4種是當所有不善汙染雜質根除後立即生起的出世間果報心。
  1. 須陀洹道心
  2. 斯陀含道心
  3. 阿那含道心
  4. 阿羅漢道心
  5. 須陀洹果心
  6. 斯陀含果心
  7. 阿那含果心
  8. 阿羅漢果心
當與智慧相應的欲界善心生起探究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法的真實本質能夠被瞭解,執取於“我”的邪見最終能夠被根除。當依序達到不同程度的內觀智慧時,出世間道心才能夠生起。出世間道心直接經驗瞭解涅槃的特徵並且根據所達到的開悟階段依序根除不同程度的汙染雜質。

須陀洹道心又稱入流道心,只會在生死輪迴裡生起一次。執行的功能是根除邪見,疑,貪婪和嫉妒。此外,須陀洹聖人最多只會有七次的再出生,並且不會再墮落惡道。

當入流道心滅去之後,入流果心立即緊接著生起,沒有任何間距。入流果心以涅槃為對象,但和入流道心不同的是,入流道心經驗涅槃並且根除部份汙染雜質,當入流道心滅去之後,入流果心在根除部份不善法之後緊接著生起,去經驗涅槃。

斯陀含道心又稱一來道心,在生死輪迴中只會生起一次。一來道心執行的功能是根除對感官對象比如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和觸所緣粗糙的貪愛。當一來道心滅去之後,一來果心在汙染雜質強度減弱之後緊接著生起,去經驗涅槃。

阿那含道心又稱不還道心,在生死輪迴中只會生起一次。不還道心執行的功能是根除對感官對象的貪愛以及瞋心所。當不還道心滅去後,不還果心在根除部份不善法之後緊接著生起,去經驗涅槃。

阿羅漢道心在生死輪迴中只會生起一次,執行的功能是完全徹底根除剩餘的不善汙染雜質。當阿羅漢道心滅去後,阿羅漢果心馬上緊接著生起經驗涅槃。

四十種出世間心

發展止禪並且達到禪定能力的人,在任何階段都會有與智慧相應的欲界心在禪定心之間生起,智慧能夠在那一刻探究名法和色法的特徵。當智慧不斷去探究名法和色法特徵時,執取於一個我的邪見能夠慢慢被根除。任何開悟階段的出世間心生起時,禪定心可以是出世間心的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出世間心的道心和果心有40種類型,如下:
  • 初禪到第五禪的須陀洹道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須陀洹果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斯陀含道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斯陀含果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阿那含道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阿那含果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阿羅漢道心
  • 初禪到第五禪的阿羅果心
舉例初禪到第五禪的須陀洹道心如下:
  1.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須陀洹道心。
  2.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須陀洹道心。
  3. 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須陀洹道心。
  4. 樂,一境性俱第四禪須陀洹道心。
  5. 中性的感受,一境性俱第五禪須陀洹道心。
果心以及其它開悟階段以此類推,共有8*5=40種出世間心。

四種出世間道心在輪迴中只會生起一次。然而,如果具備精通禪定技巧的聖人,出世間禪定果心能夠再次生起。再次生起的出世間果心不是執行根除汙染雜質的道心,而是果心三摩钵提或稱果定。當達到果定時,出世間禪定果心能夠相繼生起滅去,在這之間不會有有分心或其它的心。

Topic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