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每一刻都在生灭,但并没有被知道 - 佛法线上讨论 (15)

法每一刻都在生灭,但并没有被知道

2020-0730


S: 在黑暗中有色尘被看到吗?色尘是透过眼睛所看到的,指的是黑色,白色,黄色各种不同的颜色,亮的,暗的。当我们在半夜起床时,一片黑暗,我们会认为我看不到,会认为这个时候色尘并没有撞击到眼根。但其实在黑暗中仍然有色尘会被看到,不管是黑,或者忽然有微光在闪烁,都有色尘撞击到眼根。但天生就是失明的人不同,他们没有眼根 (业产生的眼净色) ,所以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不会有色尘撞击眼根。

在熟睡时,只有有分心在生灭,没有任何感官门和意门活动,至于在作梦时则是意门的活动,那个时候是在想着感官门曾经经验过的色尘和声尘等等对象,但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眼识,耳识的生起,所以作梦的时候就只是在想着或执取著。

现在这一刻就有眼识,是眼识在看,不是我,眼识就只是去经验出现的色尘,不管出现的色尘是什么。当看到的是某个人,某个东西的时候已经是在想了。传统认知上我们会认为我刚没听到你在说什么,或是我耳朵塞住没听到,但事实上那时候还是有声尘撞击到耳根,耳识生起去经验,只是那个声音并没有被听清楚。传统上的认知和究竟法的真相是不同的。重点是现在这一刻的眼识,耳识,被看到的色尘,被听到的声音都是法,都不是属于我的或任何人的。

阿姜会提醒大家对现在这一刻的实相要真实,诚实的了解,了解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灭的,它们都是无我的,这就是真实波罗蜜的累积,对现在出现的实相是诚实的,才能够有勇气放掉”我”是存在的想法。大般涅槃经里佛陀临无余涅槃前对弟子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诸行法皆是灭法,应以不放逸而成就”。所以当佛陀说要精进修行,指的是要对现在的实相了解,并不是要任何人去作任何事。了解这一刻生命的真相必须是自然而然发展的,不是我或是任何人能刻意去作什么努力的,智慧的累积需要很长的时间,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

J: 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去影响智慧发展的进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会强调应该要如何发展智慧,因为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它的发生只会是因缘和合的。然而我们讨论的是可能会在任何时刻出现的不同因缘和合的法,因为正念和智慧了解的对象是这些因缘和合的法,既使现在有很多因缘和合的法正在出现,但对我们来说它们并不明显。

我们很习惯于把经由感官门被经验到的都想像成一个形状和外观了,所以经常地如理作意经由感官门经验到的对象的特征是很有帮助的。看到的其实是因为色尘撞击到眼根,眼识生起去看,比如眼睛闭起时似乎什么都看不到,但其实如果有人在你眼前挥挥手,其实你会知道,因为隐隐约约会知道光改变了,所以这是说明的确是有什么撞击到眼根,色尘撞击到眼根时,不一定有形状和外观被看到。

但刚刚的例子不代表是我觉知到那个色尘,色尘跟我们在想的是不同的,我们现在只是在学习知道不同的实相,了解真相的珍贵,而不是刻意去补捉为了要有更多的觉知。虽然有一个实相让我们把现在出现的法都当作是一个人或某个东西,但现在我们都对佛陀所告诉我们的真相很有兴趣是很珍贵的。

问: 上星期阿姜说如果不是布施,持戒,心智的培育与发展之外,其它的时刻都是不善的。那么可以先请老师谈论一下布施的内容吗?

S: 首先提醒一下上次有朋友提到聆听佛法时很欣喜,所以是善,但这是一个情境,其实没有真的了解法是什么,因为那有可能是贪爱一个愉悦的感受。所以我们很难从表面上来辨别出是不是善的时刻。比如当我们去寺庙捐献或送礼物给家人时一定是善的时刻吗?还是只是在想着一个情境。

所以布施是哪个法呢?

问: 慈爱吗?

S: 在给予的时候通常都会有慈爱,慷慨大方伴随,在那个时刻一定不是贪的,慈爱是美心所的一种,事实上当美心所生起时,一定会有不贪,不瞋的心所一起生起。布施指的是不贪,不瞋,慷慨大方的时刻。当送礼物给家人时,有很多不同的时刻,也许有些时刻是贪爱,很些时刻是期望,又或者当他们不喜欢我们送的礼物时,我们感到失望。所以既使从表面上来看是我们在给予,但其实不一定一直是善的时刻。又比如现在分享佛法时或者是对别人的分享感到很感激时也许是某个善的时刻,但也不会一直都是。我们没办法从外在的情境来判断是不是善,只有智慧能够了解出现的法是不是有善法的特征。所以当我们说如果不是布施,持戒,心智的培育与成长时就不是善的时刻,但捐献的时候也有可能会有不善的时刻。

戒 (sila) 指的是心的行为,所以有可能是善也有可能是不善。当我们礼拜佛陀或尊敬阿姜的时刻是善的时刻或是贪爱呢?戒只有在善的时刻才会是善戒。比如当我们看到蟑螂或蚊子时,我们不想去伤害它们,但这不代表一定是善的时刻,也许有可能是我们觉得它们很可怜,但善的时候不可能有悲伤。

八正道心智的培育与成长指的是一定要有正见的了解,如果没有正见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很重要的是回到现在这一刻,就算是现在听到很吵杂的声音,或是看到的那一刻,听到的那一刻,思考的那一刻也许是有瞋恨或者是贪爱,但这都是我们一般的日常生活。事实上一天之中不善的时刻比善的时刻更多,所以一定要回到了解现在这一刻出现的法。

J: 请问大家,知道是不是善的时刻是什么法会知道呢?

问: 智慧。

J: 是哪一种的智慧会知道?是奢摩它的智慧还是内观智慧能够知道现在这一刻是善还是不善呢?

问: 内观智慧。

J: 事实上,不管是奢摩它的智慧还是内观智慧都能够辨别出心是善的还是不是善的。当奢摩它发展到禅定的阶段时需要很高程度的智慧,这种程度的智慧能够知道是什么因让善或不善生起,甚至能够辨识出很细微不善的时刻。

和正念一起生起的内观智慧能够了解现在出现的法的真实特质,比如当心是贪爱的时候,智慧了解在那一刻贪爱的特征,又或者当布施,慷慨大方的时候,智慧会了解布施的特征是在给予的那一刻只是希望对他人是有利的。所以内观阶段的智慧比奢摩它的智慧程度是更高的。

人们通常都会对如何发展善很有兴趣,但其实发展出正念和内观智慧的对象不一定是善法或不善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出现的法的真实本质,无论它们是善的还是不善的。如果有这样层次的了解,其实是比我们所认为的善,比如布施,持戒或慈爱等等的善比起来是更高程度的善。

所以当我们讨论布施的时候,其实要了解的是布施的特征,这比去讨论有什么行为是布施有帮助多了。只有内观智慧程度的善能够真的导向轮回中苦的止息。

AS: 不管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善还是不善,奢摩它还是内观智慧,重点都是要了解现在这一刻出现的法的特征,它们都是无我的,而不是只是去学习背诵一些佛学名词。现在就可以有一点一点的了解,无论出现的是什么法,它们都是无我的,我们一直都很习惯把法都当作是属于我的,上一世,这一世也是,所以很难真的了解现在的法。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建立正确的见解:诸法无我,这样就不会一直迷失在一个故事情境里。

我们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但每个人都一定会死亡,对现在这一刻实相的了解是很珍贵的。了解现在的眼识,眼识就只是去经验的实相,不管是现在的眼识,上一世的眼识或是未来的眼识,眼识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对现在这一刻出现的实相必须是真实诚实的,事实上无论是去经验的实相或是被经验的实相,它们都消失了,因此要知道的是没有人。去经验的和被经验的都不是我的,它们生起就立刻灭去了,轮回中不会再回来。不管现在出现的是什么,事实上是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了解能够慢慢地导向放下那个执取。

了解现在出现的眼识,色尘,耳识,声音都不是我的,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生起灭去的法,这是更坚定地建立正见的开始。法每一刻都在生灭,但并没有被知道。我们累积的无明太深,所以才需要聆听佛陀的教导,仔细思考佛陀所说的诸法无我是什么意思。真相是没有我,没有人,但现在智慧还不够,智慧的发展必须是很自然地,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开悟,也没有人能够刻意去加速智慧的发展。不管要花多久的时间,重点都是要了解现在出现的法的特征。

与其要去作这个作那个,当真的了解真相是没有人,没有我的时候其实是很大的释放。所以法就在我们周边一直在生起,但智慧却还很遥远,因为我们一直在想着跟法无关的事。

问: 请问阿姜,您一直强调必须是自然而然地,不能够是刻意的,所以想请问您对于出家修行,僧团的存在以及授戒,持戒的看法?

AS: 作这些事是为了什么呢?

问: 希望能够离苦,刚开始的动机也许是不正确的。

AS: 现在有苦吗?

问: 因为有苦,所以想离苦。

AS: 只有智慧能够止苦,透过了解法。

问: 我认同您所说的,不能刻意去作什么,但自佛陀时期就一直有僧团的存在,也许一开始是刻意的,但会慢慢地导正。

AS: 每个人都会这样吗?

问: 不一定,看个人。

AS: 透过不断地闻慧思慧的确会慢慢看到在家众的不利,但当我们听到”苦”的时候,我们真的了解”苦”了吗?不管有没有出家,苦都是可以被了解的。当我们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时候,这里的”僧”指的是已证悟的圣人。

在佛陀还没开悟证道还是悉达多太子的时候,他离开皇宫,过着6年的苦行生活,最后放弃,直到穿透理解宇宙的生命真相是诸法无我时,最后开悟证道。但是那时候是他还没开悟证道的时候,因此有没有出家都能够培养智慧,智慧的累积路径是一样的。在家众可以累积智慧达到初果,二果,三果圣人的阶段,但当达到阿罗汉果的圣人时自然会没办法再过世俗的生活了,所以会很自然地必须出家。

了解佛陀的教导和有没有出家是没有相关联的,所以在出家前必须很清楚出家的动机是什么,每个人的累积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严谨遵循每一条戒律。但既使是在家众其实也可以研习佛教戒律,学习良善的生活举止。出家人必须能看到很细微不善的危险,包括比如对美食的贪爱,看到好看的,听到好听的,能够看到这些细微贪爱的危险,愿意完全摒弃这些才是出家的条件。

每个人都能够遵循戒律,不管是不是出家人,但遵循戒律并不是要强迫自己去遵循,而是真正了解既使是细微不善的危险,当智慧累积更多的时候就能够了解这些细微不善的危险,自然而然就能够遵循戒律,有良善的言行举止。三藏经典结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义,所以去了解经藏,律藏,论藏比较好呢还是只是剃了头发,披上袈裟出家但却对三藏经典毫无了解,哪个比较好呢?了解不善的危险比只是想出家是更珍贵的。一直想要出家的人是不是贪爱或执取呢?

所以如果没有真实波罗蜜的累积就很容易走错路,这就是为什么贪爱是第二圣谛,它是很难察觉到的。要真的很清楚诚实面对自己累积的习性,才能够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适合出家的条件。既使我们今天行善的时候,是不是也是有不同时刻的贪,瞋,痴伴随?还是我们以为都是善的时刻?出家人的生活和在家众的生活是非常不一样的,出家人应该是要远离贪爱的,有些出家人并没有很真实诚实的面对这一点,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真实诚实的面对,那就是错误的道路。比如梵唱或念经,有了解到那并不是我吗?如果只是一直反复唱诵,背诵经文,是不可能能够真的了解佛法的。这就是佛陀说的见法即见佛,真正了解法就等于是看到佛陀。学习了解现在出现的法,智慧是不知不觉慢慢在累积的。

我们以为的这个人或那个人其实只是不同生灭的法累积的善与不善。如果不能够真正了解佛陀所教导的美德就想要出家,其实跟在家众是没什么差别的。能够真正真正研习佛陀的教导,严谨遵循戒律的出家人是很值得尊敬的。

问: 佛陀时期还是有不良的比丘也有进僧团后还俗的,跟我们现在很像。我认同您所说的一定要去了解法,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最后应该还是会让人倾向走入僧团。

AS: 只有对现在出现的法是真实诚实的,才能够累积智慧,智慧的累积能够看到出家的价值,才能够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过出家人的生活,成为榜样。我们会供养出家人让他们能够持净戒,研习佛法,保存佛陀的教导并且教导给在家众,如果作不到的话,就只是因为他剃了发,披上袈裟就能够称他为出家人吗?在家众也是能够逐渐累积智慧达到初果,二果,三果,然后达到阿罗汉果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僧团成为出家人。如果没有真的了解佛陀的教导而出家会是很大的危险。

问: 认同。

AS: 因为无明,一世接着一世,苦无法止息,只有透过了解佛陀的教导,不同的波罗蜜的累积才能够真正达到智慧的发展,开悟的因缘条件。真相是没有人,真相是不可能改变的,在想要出家的那一刻是什么在那里呢?第二圣谛贪爱是很不容易察觉到的,佛陀告诉我们在眼识之后,两个果报心,一个唯作心之后马上就有速行心,速行过程马上就有无明漏,贪爱漏等等这些极细微的不善是不被知道的。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并不代表它们没有在那里,只有很高程度的智慧才能够看到它们。如果不是现在了解贪,那么贪就一直在那里,然后不断地累积,一世接着一世,只有智慧能够慢慢根除不同程度的贪爱。

问: 老师们常常提醒我们要了解现在当下出现的法,那么心,心所,色法之中哪些是比较重点要观察的法?

V: 阿毗达摩里把28种色法分类为粗色法和细色法,比如眼根,耳根,色尘,声尘,土元素,火元素等等是粗色法,细色法比如男根色,女根色不可能透过感官出现。这些细节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但不是去知道背诵了之后就等于是可以增加智慧,了解细节是提醒自己这些法都是无我的,不受控制的。但很重要的是不去挑选出现的法,不管是善的还是不善的。老师常常会强调眼识,色尘生起的那一刻很快就过去了,在眼识生起的那一刹那是不被知道的,看到之后很快就已经是意门过程想到是什么形状外观了,因此常常回到当下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能够成为思慧的对象,经常地闻慧思慧,讨论佛法会成为正念和智慧生起的条件。

问: 刚刚jon提醒我们为什么不是要强调要如何去观察法,如何加速智慧的增长,因为没有一个方法,所以我们不应该追求要刻意去观察心或是色法能够让智慧加速增长。

V: 所谓的没有方法指的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步骤模式让每个人都按照这个方式练习。但当智慧自然而然生起的那一刻,也可以说是一种练习。不一定要先了解名法或是色法才能开悟,开悟那一刻之前智慧伴随的出世间心对象一定是法,一定是穿透了解到法无常,苦,无我的特征之一,所以可能是名法,也可能是色法,没有任何规则。

问: 我认为出家是个人因缘,但并不是强调要不要出家。

问: 佛陀住世时曾经预言自己涅槃后将有末法时代到来。正法是佛在世到佛灭后的一千年,零到一千年也就是佛陀时期还会有神通能力的阿罗汉,第一千到二千年有普通的阿罗汉但已经没有神通能力,我们现在处的第二千到三千年,只会有三果阿那含,第三千到四千年只会有二果斯陀含,第四千到五千年只会有初果须陀洹,当最后一个初果圣人灭去后,佛法在人间的教导就灭了,回到没有佛陀的时代直到未来佛的再出世。

也就是说出家人的生活并不是像现在的生活,出家是谁的身份?如果我们去研读227条戒律的内容就会知道是很难遵循的,因此那时候的出家人是很值得尊敬的。但现在的我们连五戒都作不到,所以出家人接受布施供养,每一粒米都如同须弥山一样重,所以不是只是因为想要清心离欲就要出家,这是要很慎重的。


Topic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