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恚

嗔恚和貪婪在形態上的分別是,貪婪表現在對目標的喜愛,而嗔恚表現在對目標的憎恨。貪婪是導致嗔恚的因,我們不希望失去我們所鍾愛的東西,在失去鍾愛的東西時會感到痛苦。恐懼也屬於嗔恚,因為是對所恐懼的對象感到憎恨。

生氣的時候,我們認為別人和那些令人不滿的事情令人生氣。實際上,生氣只是嗔恚的心在那一瞬間生起,嗔恚的心它生起就滅去了,但我們卻還在惱怒中,那就是因為還牢牢的抓緊那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概念。而之所以會生氣,是因為心裡累積的嗔恚,在出現有讓嗔恚生起的因,嗔恚就會生起,累積越多的嗔恚,嗔恨就越容易一再的生起,沒有累積嗔恨,即使是遇到令人不滿的事情也不會生氣。

嗔恚的心會在當眼耳鼻舌身等五個感官上生起的識心、體驗到不愉快的所緣時生起。見到不可喜的景象(色塵),聽到討厭的聲音,聞到臭味、食物不合口味,身體的疼痛不爽,以及思想起不高興的事情,在心裡浮現起即使是淡淡的不愉快感覺,也是屬於嗔恚的心,也包括了對天氣太熱、或太冷的不滿。可見如果執着於官能的感覺,嗔恚的心就會在日常生活中頻繁的生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喜歡別人的噁心,對別人的吝嗇或粗口感到不高興。但是我們不知道,當我們在對別人感到不滿的時候,我們自己也生出了嗔怒的噁心。以其僅注意到別人的噁心,我們實在也應該感覺到自己噁心的滋生。

當我們在生別人的氣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傷害自己。因為當我們在生某人的氣時,我們希望對方不利,希望能令對方痛苦。但是在使人生氣的人有什麼反應之前,生氣的人本身已經是在痛苦中了,在惱怒的情緒下,即使是錦衣美食,或是在舒適的環境中,也不會感到快樂。

嗔恚也有多個層次,從輕微的不快,到強烈的嗔恨。強烈的嗔恨是造身、語、意惡業的因。身的惡業有殺生和盜竊。在進行殺害時的心是嗔恚心,其後將會累積了更強烈的嗔恨心。至於盜竊有出於貪婪的心,目的是為了佔有喜愛的東西,也有出於偷竊的動機是為了破壞他人,讓他人憂慮的嗔恨心。

嗔恚心造下的語業有四: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其中妄語,兩舌,綺語有出於貪婪的心,也有出於嗔恨的心。武器能傷人,但是有時舌頭的殺傷力並不低於武器,更能製造團體間的矛盾。以口舌傷人的人,最終傷害的是自己,因為累積惡業的因將帶來惡的果報。

意的惡業,指的是存心欺壓他人,或傷害他人的心念。我們有時會指責別人的一些殘忍行為,但是我們也是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的累積嗔恚的心,這些潛在的憎恨心,在機緣出現的時候就會生起,使我們也在不自知的情形下作一些別人看起來也是殘忍的事。研習佛陀的教導,我們不僅是可以了解自己,也可以了解他人,從而慢慢減輕憎恨的心,逐漸由慈愛的心取代。


Topic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