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種遍知

四念住的發展就是能夠導向體證四聖諦智慧的發展。在內觀智慧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種遍知:知遍知,審察遍知,斷遍知。

知遍知(nata parinna) : 這時的智慧能真正瞭解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是無我的。內觀智慧第一階段:名色分別智是智慧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知遍知是這個階段開始的內觀智慧的運用。對於已經生起第一觀智的人來說,智慧應該繼續一遍又一遍地探究其它名法和色法的特徵。只有這樣,名法和色法才能清晰地被瞭解。

審察遍知(度遍知; tirana parinna): 智慧徹底地審察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沒有任何特定的偏好,智慧瞭解經由六個門出現的實相的特徵並且因此看到它們就只是法。當智慧開始清楚所有的名法和色法都是平等的,它們都只是法,智慧層次變得更為提昇。因此在這個時候達到第四階段的內觀智慧: 生滅隨觀智。審察遍知智就是在這一個階段開始。

斷遍知(pahana parinna): 這是第三遍知。當智慧更徹底地探究名法和色法滅去的特徵時就能夠達到第五階段的內觀智慧:壞滅隨觀智。從這時候開始智慧變得更能夠從名法和色法的執取中捨離,因為這個階段之後的智慧更清楚地看到名法和色法的不利與危險。斷遍知可以導向更高階段的智慧直到達到開悟時的道智階段。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善比覺知和智慧有更多的條件生起。不善法經常生起,因此培養導向開悟的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s)是必要的。這些幫助我們導向體證四聖諦的內容有: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聖道。

應該長期持續不斷地反複思惟,才能發展這些導向開悟的內容; 智慧的累積只能夠逐漸的發展。沒有人能夠透過特定的行為方式或特定的方法刻意讓智慧生起。智慧是透過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瞭解實相的特徵是無我,是有其適當的條件才會生起然後很快就滅去。現在就可以覺知經由眼,耳,鼻,舌,身或意門出現的實相的特徵。人們是否在這一刻真的知道四念住到底是什麼? 是否知道現在有經由感官門或意門出現的究竟法,是無我的? 如果還不知道這些,那麼首先必須要先建立對佛法理智上的瞭解。必須要先聆聽佛陀正知正見的教導,才能夠逐漸瞭解出現的實相的特徵。佛陀教導佛法,使人們能夠有與他開悟時覺悟到的真相一致相符的正確理解。人們應該對修行,也就是智慧的發展,有正確的瞭解。只有正確的因才能帶來正確的結果,智慧可以看到實相的真實本質都是無常,苦,無我。智慧瞭解生起就滅去的法是苦,是無法得到任何滿足的,智慧能夠穿透瞭解現在這一刻出現的法的特徵是無我,不受任何控制的。除了四念住一次又一次地覺知探究現在這一刻法的特徵以外,沒有其他的方式。只有這樣,有益的善法才能夠累積,使智慧趨向完善,才能夠慢慢地達到不同階段的內觀智慧。

三藐三佛陀用四阿僧祇及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從燃燈佛宣告他未來將成佛開始,他一世接著一世都致力於發展圓滿波羅蜜。在他達到佛果前,他晉見並聆聽了之前二十四個佛的教導,直到在他的最後一世中,他坐在菩提樹下穿透體證四聖諦並陸續達到不同的開悟階段,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最後成為具有無與倫比智慧的三藐三佛陀。他最後證得佛果是滿月之夜,也就是佛教的衞塞節(五月第一個月圓)。

佛陀的兩位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而目犍連尊者則是神通第一。他們在一阿僧祇及十萬大劫的時間裡努力地發展智慧。舍利弗尊者在聽了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偈頌之後就馬上證得初果。然後舍利弗尊者隨後跟他的好友目犍連尊者說他在馬勝比丘那聽到的法,目犍連尊者也是馬上證得初果,然後沒多久兩位尊者都依次第證得阿羅漢果。佛陀的十大弟子都有不同卓越的專長,例如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優波離尊者和阿那律尊者,他們在十萬大劫的時間裡培養發展智慧。在佛陀時代有很多人的智慧程度能夠在那一世瞭解四聖諦並達到開悟。在佛陀大涅槃之前還住世時,是智慧發展的最有利時機。從佛陀大涅槃後到現在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卻已不是那麼有利的時機能夠瞭解四聖諦了。瞭解四聖諦的正確因緣條件的培養必須是現在,唯有研讀和瞭解佛法才是正確的練習方式。只有正確的因,智慧的發展才能夠帶來正確的結果。

在佛陀開悟之前,人們可以發展奢摩它甚至到神通的程度。他們可以創造奇蹟,但不能完全消除不善污染雜質。當佛陀達到至高無上的開悟並教導他所穿透瞭解的佛法,有許多人可以因此體證四聖諦。那些之前已經發展奢摩它達到禪定階段的人,他們如果也發展四念住,也同樣能夠瞭解四聖諦。因此,我們可以辨別出兩種開悟的聖人: 只發展內觀智慧的人為純觀乘者(sukkha vipassaka)以及心清淨解脫的止乘者(ceto-vimutta)。

達到開悟階段的純觀乘者沒有以禪定心作為基礎或近因。因為他們沒有修習禪定所以禪定心不會成為對象。然而清楚瞭解涅槃的出世間心對涅槃的專注強度和已達到安止定的禪定心對其所緣的專注強度是一樣的,也就是伴隨出世間心的正定已達到第一禪定的安止定。然而純觀乘者並不會因此精通熟練禪定。當心分為八十九種時,包含的是那些純觀乘者的出世間心而沒有包括出世間禪定心。

至於止乘者,他以禪定為基礎或近因達到開悟。他必須具備五自在,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禪定心才能成為內觀智慧的基礎,這表示智慧伴隨的善心才能夠探究並瞭解剛剛滅去的禪定心的真實本質。當智慧達到可以開悟的程度時,生起的道心和果心會有禪支伴隨著。達到不同禪定階段而開悟的聖人稱為心解脫者(cetovimutta)。他能夠從不善污染中解脫是由於智慧和禪定的平靜。當止乘者聖人的出世間心也包括在內時,心可以分為一百二十一種。

Topic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