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上三次重要的结集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的教导并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在佛陀入灭大概五百年之后才开始书写成文。第一次书写成文是在斯里兰卡。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佛陀正法、律,是通过历代的长老们口口相传,再经过结集、整理成为文字经典,这些都是在佛陀入灭之后才进行的。结集就是大长老们聚集在一起背诵三藏,现在所有的经典都是经过结集而来的。

 

第一次结集

佛陀入灭那一年是公元前544年,佛历即是以佛陀入灭那一年开始推算。第一次结集的时间是在佛陀入灭三个月之后,在马嘎塔国的首都王舍城(Ràjagaha)进行了圣典的结集。当时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马哈咖沙巴尊者(Mahàkassapa),一共有五百位经过精选的大阿拉汉参加,他们通达佛陀的教法,具有高深的智慧,对佛陀所教导的法,无论是从辞、从字、从意义上都精通了解。当时,先由伍巴离尊者诵出《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比库都是大长老,都是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次结集結论就称为Theravàda。即称为上座部。上座长老们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不应当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窜改、删改。

3、佛陀的弟子只应当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和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与大悲智者才有资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人拥有这样高尚纯洁的资格。作为佛陀忠诚的弟子,只应遵守佛陀的教导,故此坚持这三项原则的僧团就称为“上座部”。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这是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与教法的基本原则,当时得到所有与会的大阿拉汉们一致通过。因此,凡是坚持这些观点、遵守这种传统的,就称为上座部佛教,即上座长老们的观点。

 

第二次结集

第二次圣典结集是在佛灭一百年,即佛陀般涅槃后一百年,约为公元前444年。地点在韦沙离城,发起人是亚萨·咖甘嗒咖子(Yasa kàkaõóakaputta),参加者是七百位阿拉汉。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次结集呢?因为当时住在韦沙离城的瓦基族比库们向在家人要钱,于是亚萨尊者到其他地方,邀请了许多长老、上座一起来到韦沙离城,共同裁决这件事情,当时前来参加裁决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库。

 

结果,大长老们一致认为瓦基族比库所作的十种行为是邪法、邪律,偏离导师的教导。参加集会的长老们平息了此事后,决定再结集法与律,于是花了八个月时间重新结集了三藏。

 

然而,瓦基族的比库们不肯接受上座僧团的如法决议,他们另外纠集了一万个出家人,另立僧团,另行编辑自己的三藏。从那时开始,佛教僧团开始有了分歧。瓦基族方面由于人多势众,因此称为“大众部”(Mahàsaïghika)

 

佛教僧团到佛灭一百年开始产生分歧。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维持佛陀教导的传统;大众部则认为佛法可以因时因地作一些修改,在原则上开始产生分歧。

第三次结集

佛灭二百多年,阿首咖(Asoka,阿育王)统一了整个印度,当时的版图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方。阿首咖王早年是个暴君,但后来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仰佛教之后,投入很多财力和精力护持佛法和供养僧团,成为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护法大王。

 

阿首咖王大力弘扬佛法、护持佛教,对比库僧团非常恭敬,每天都供养大量食物给佛教出家人。很多外道也剃了光头,穿上袈裟,冒充比库来接受供养。这些外道冒充比库之后,把原先的见解和修行方法也混杂到佛陀的教法中来。他们用自己的观点、方式来解释佛法,与仍然修行外道的那一套。

 

因为当时那些外道实在太多了,于是阿首咖王迎请了当时有名的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大长老前来整顿僧团,在当时的首都巴嗒厘子城主持举行了第三次圣典结集,这次圣典结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汉参加。在这一次结集中,完整地诵出了《律藏》、《经藏》和《论藏》三藏。

Topic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