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法 现在(18)

第十八章 感受

 心是多样化是因为有许多不同的相应法,也就是伴随的心所。心可以用不同的感受来分类:
  • 愉悦的心理感受伴随
  • 不愉悦的心理感受伴随
  • 中性的感受伴随
  • 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
  • 不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
每一个心都一定会有感受心所伴随一起生起。不同的感受会伴随着不同类型的心。心是领导者,它经验认知出现的对象,受心所会去感受这同一个对象。感受可以是愉悦的心理感受,不愉悦的心理感受,舒服的身体感受,不舒服的身体感受或中性的感受。

心依据本质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善心,不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而伴随心一起生起的心所会是一样的本质。不善心所不会伴随善心,善报心,或唯作心一起生起。善心所不会伴随不善心,不善报心或唯作心一起生起。果报心所不会伴随不善心,善心或唯作心一起生起。感受就像其它的心所一样,和伴随的心是一样的本质,有善的,不善的,果报或唯作的不同。

如果佛陀没有详细解释各种法的特质,人们就会继续对受心所有错误的理解。例如,当一个人生病或疼痛时,不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着身识一起经由身体感官经验触所缘,身识和不舒服的身体感受都是果报。这种不舒服的身体感受和心不愉悦的感受不同,当一个人因为一个不可喜的对象撞击身体感官而生气时,就会产生这种心理不愉悦的感受。心因为不同的感受伴随而有所不同。佛陀详细地教导哪一种感受伴随着哪一种不同的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这是一个很精细复杂的主题。

每当我们身体上有不舒服的疼痛感,这是不善的果报。然而,当我们因为痛苦的感受而感到不快乐,不安和焦虑时,那个时候不是果报,那一刻心里的不愉悦是不善的的感受伴随着不善的瞋根心。

当我们仔细研读阿毗达摩的时候,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伴随着心一起生起的受心所。如果我们不去研读实相,就不会知道在某个时刻的感受是善的,不善的,是果报或是唯作。如果不了解,就一定会沉浸在愉悦的心理感受,舒服的身体感受或中性的感受。

我们在增支部读到佛陀说:

随着感受,比丘们,生起了[邪恶,无益的法],并非没有感受。舍离这些感受,那些邪恶的,无益的法就不会生起。

除了受蕴外,其它名蕴,也就是想蕴,行蕴和识蕴,也是如此地解说。

感受是执取的根据,执取是非常顽强存在的。如果不了解受心所的真实本质,就无法摒弃是我的感受的错误见解。

理智上对受心所真实本质的了解会是正念开始觉知感受特征的因缘条件。如果不了解什么是感受,那就没办法注意到感受其实是实相;它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起,就像其它经由五个感官根门和意门出现的法。这些法能出现是因为有心生起去经验这些法,每个心都一定会有受心所伴随。

我们应该知道,如果在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和碰触时没有感受,就不会有焦虑或贪爱,不善法就不会生起。然而因为感受生起,就会想要去执取或改变它。我们想要为自己得到可以带来愉悦感受的东西。因此,不善法持续不断地生起,但一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诸法无我,没有人能阻止受心所生起。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心生起都一定有受心所伴随一起生起,在那一刻一起去经验出现的对象。现在,就在这一刻,一定会有某种感受,无论是中性的感受,舒服的身体感受,不舒服的身体感受,愉悦的心理感受或不愉悦的心理感受。对佛法的研读不仅仅只是知识上的名词和数字而已,研读的目的是能够了解实相的特征,比如现在这一刻正在生起的感受。现在我们可能还没有觉知这一刻感受的特征,但应该要知道,这一刻的感受是一种已经生起并灭去了的实相。如果不了解感受这个实相的特征,那么一定会误把舒服的身体感受,不舒服的身体感受,愉悦的心理感受,不愉悦的心理感受和中性的感受当作是我的。

如果没有正念生起去觉知感受的特征,那么就不可能摒弃错误的见解,会认为法是一个人,或某个东西。我们都认为感受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们都想要愉悦的感受,没有人想要有不愉悦的感受。因此,我们努力使用一切手段,想要有舒服的身体感受或愉悦的心理感受。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个时刻的感受是因为适当的因缘条件而生起,试图执取或改变这个时刻的感受时,感受已经灭去了。

佛陀把感受分类为一个单独的蕴,也就是受蕴,因为人们赋予感受很大的重要性并且紧紧地抓取。人们把感受这个实相当作是我的,或是最值得的。聆听佛法以及仔细研究是必要的,去思考我们学到的并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法的真相,正念才能够生起并觉知出现的法的特征。

受心所可以和心的四个本质一样分类为善,不善,果报和唯作。感受是行法,它生起是因为适当的因缘条件。当感受是果报时,它生起是因为适当的业缘。当感受是善,不善或唯作,它就不是果报,它的生起不是因为业缘,而是其它的因缘条件。有不同的方法分类感受,但当它被分为五类时,其中舒服的身体感受和不舒服的身体感受的本质是果报,它们是业的结果。过去已造的业是感受果报生起的因缘条件。

眼识是果报心,伴随着中性的感受和其它的心所。耳识、鼻识、舌识也是如此。然而,身识的情况是不同的。当身识是不善果报时,它有不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当身识是善的果报时,则是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

没有人能改变哪种感受是伴随着哪一种心一起生起的因缘条件。身识生起是因为业缘。当硬、软,热、冷,弹性或压力撞击到身体感官时,如果是可喜的对象,舒服的身体感受会生起。当撞击身体感官的对象是不可喜时,不舒服的身体感受会生起。在身体感官生起的感受只会是不舒服的身体感受或舒服的身体感受,不会是中性的感受,愉悦的心理感受或不愉悦的心理感受。身体舒服的感受和心里愉悦的感受应该要清楚地区别开来。当身识生起,一起生起的舒服的身体感受或不舒服的身体感受的本质是果报,是过去业的结果。然而,当被打扰或焦虑时是不愉悦的心理感受,并不是过去所造业的结果,而是不善的瞋根心。累积的不善法是它生起的因缘条件。

除了不舒服的和舒服的身体感受的本质只能是果报,不愉悦的心理感受本质只能是不善,愉悦的心理感受和中性的感受可以是善的,不善的,果报或唯作。感受如此多样化的事实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实相只会在适当的因缘条件下才会生起,而不是由谁来支配。

我们是否曾经觉知到不同感受的特征呢?现在感受生起然后就灭去了。有些人可能已经开始注意到经由眼、耳、鼻、舌、身出现的色法的特征。有些人可能倾向于去思考名法,比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或意识的特征。然而,这些都是不够的。念应该要觉知到法的特征,也就是五蕴的特征: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果念没有觉知到这些法,那么污染杂质是无法根除的。如果对法无知,也就是没能培养正念去觉知正在出现的实相的特征,就无法根除烦恼。

当我们睡着时有感受吗?我们应该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佛法。我们越是研究佛法,就越能清楚地了解真相。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是否也有受心所。当我们熟睡时,我们没有经验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对象,没有任何对象经由六个感官门出现。在这个时刻,我们没有在思考,也没有在做梦。我们以前所看到或听到的,我们喜欢的或所想的并没有出现。然而,当我们熟睡的时候,只要我们的生命还没有结束,就一定会有有分心生起灭去。有分心维持了这个独特生命的连续性。一旦我们醒来,这个世界上的对象就会再出现,直到我们又进入熟睡中。

当我们熟睡时,相继生起又灭去的有分心是果报心,是过去业的结果;业是有分心相继生起并维持一个生命连续性的条件。因此,熟睡的人才没有死掉。心和心所必须一起生起,它们不能分开。每次心生起时,都必须有心所伴随着。每个心都一定会有感受伴随一起生起。伴随着有分心的受心所是果报心所,它们经验同一个对象。所有伴随着心的心所和心经验同一个对象。有分心的对象不是这个世界的对象;它与上一世死亡心生起之前经验的对象是同一个。我们不会知道这个对象,也不会知道伴随着有分心的受心所的特征。

当我们比较熟睡和醒著时的状况,这会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心去经验对象时的因缘条件。这个世界的对象能出现是因为心经由六个门的心路过程去经验他们。

我们应该进一步去探究当我们醒著时,究竟是什么醒著,当我们睡着时,究竟是什么睡着。色法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法,因此,色法不会醒著也不会睡着。名法是去经验的法。当名法不知道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对象时,这个状态被称为睡着了。此外,当我们睡着时有分心会相继地生灭,在一个人还没死亡之前维持这一世的生命。

当我们醒来时,醒来的是什么?是心和心所醒来。因为它们经由眼、耳、鼻、舌、身和意门经验一个对象而生起。因此,当我们经验到这个世界的对象时,我们是醒著的。如果我们以更详细的方式思考这个事实,这会是发展正念的因缘条件。学习佛法的目的是觉知实相的特征并去了解它们的真实本质。佛陀的话可以鼓励我们为正念的培养做正确的努力,发展这一刻对实相的正确理解。

正如之前所提,当我们醒著时,心和心所知道这个世界的对象。我们必须更深入地思考真正醒著的是什么。事实上是心和心所一起醒著的。眼识经由眼根看到所出现的对象或是耳识经由耳根经验到出现的声音;鼻识、舌识、身识也是一样,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一切,这是无法控制的。果报心是业的结果,它生起去经验一个对象然后就立即灭去了。不可能连续一直熟睡着;业导致一个人这一世的出生,但它并不会让一个人一辈子都一直睡觉直到死亡。是业产生眼、耳、鼻、舌、和身体感官,因此眼识能在眼根生起去看到可喜的对象,这是善业的结果;当眼识看到一个令人不可喜的对象则是不善业的结果。耳识听到令人可喜的声音是善业的结果;耳识听到令人不可喜的声音是不善业的结果。其它感官根门也是一样。

因此,果报心和果报心所在日常生活中经由感官之一经验所缘对象。除了这些类型的心,还有什么在那?当一个人醒来的时候就有不善法,各种各样的污染杂质开始醒来。当一个人睡着的时候,没有不善心,但是有随眠烦恼潜藏在内心深处。因为心接续地生灭,还没有被完全根除的污染杂质会从这一刻的心传递接续到下一刻的心。因此,当睡着的时候,累积的污染杂质也会从这一刻的有分心传递接续到下一刻的有分心。在这些熟睡的时刻污染杂质不会生起,不可能有喜欢或不喜欢一个对象,因为没有去看、听、闻、尝或碰触感官对象,也就是没有经验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对象。当我们睡着的时候,所有的污染杂质也都睡着了。然而,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污染杂质也跟着醒来了。在看到,听到或经验到其它感官对象之后,各种各样的污染杂质都会随着不善心生起,是哪种不善法生起则取决于因缘条件。

正如我们所知,心可以依不同等级分为四类,也就是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和出世间心。越高界的心越加细致。人间大多是感官欲界心;因此,经验的是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或有形的物体。欲界心是等级最低的心。我们一醒来就在看和在听,心立即转向经由眼、耳、鼻、舌、身和意门出现的对象。心频繁地经验这些感官对象。一天中生起的心是最低等级的欲界心,通常更多的是最低劣的本质,也就是不善心。通常是不善心醒来,除非有善心生起的因缘条件。在我们看的时候,大多是贪爱紧跟在眼识之后生起。在我们听的时候,马上就有贪爱去执取所听到的,这都是很自然的。根植于贪爱的心比根植于瞋恨的心更常出现,瞋恨的心是粗糙的。

我们应该面对一个事实,在一天中有更多的不善心生起而不是善心。如果我们不认知到这一点就无法发展善,就不能摆脱低等和卑劣的心。然后将继续著无数的不善心,就像往常一样。当我们没有看到不善的危险和坏处时,我们甚至会享受不善。因此,我们应该知道,通常醒著的是不善的污染。污染杂质会在眼、耳、鼻、舌、身和意门的过程中生起。

什么程度的污染杂质会导致身心的痛苦,每个人都不相同。当我们了解到污染杂质造成的困惑和痛苦时,我们将致力于善的发展,无论是布施,持戒,奢摩它还是正念。正念能觉知到正在出现的实相的特征。

有些人认为他们应该先根除贪爱,这样才能发展出通往初果圣人开悟阶段的智慧。然而,这是不可能的。贪爱是因为适当的因缘条件而生起的实相。它不是一个人,也不是某个东西。然而,智慧应该思考贪爱的特征,这样贪爱的真实本质才会被了解:只是一个实相,生起就灭去了。

伴随不同的心的不同感受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 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着善报心
  • 不舒服的身体感受伴随着不善报心
  • 中性感受伴随着善心,不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
  • 不愉悦的心理感受伴随着两类的瞋根心
  • 愉悦的心理感受伴随着善心,不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
不愉悦的心理感受不能伴随善心,善报心和唯作心。它只能伴随着不善心,也就是两种类型的瞋根心。如果不能够了解这一点,就可能会把不善的当作是善的。这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例如当一个人为受苦的人感到难过时,想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也许有因缘条件让悲悯生起;然而,我们要知道伴随着心生起的感受的特征,要知道是否有不愉快的感受。如果一个人有不愉悦的心理感受,心里感到悲伤时,那个时刻就是不善心。不善心与伴随着善心一起生起的悲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能真的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摒弃悲伤和不愉悦的心理感受。那么就能在愉悦的感受下帮助他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不是自己感到悲伤或不愉悦。

因此,人们应该准确地知道什么时候是不善,这样不善就可以被消除。人们通常会认为当他们感同深受他人的不幸时,也应该参与他人的悲伤和痛苦,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悲悯。

人们通常对自己的感受一无所知。当有人被问到此时此刻有什么感受时,他可能只能模糊地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中性的,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每一个心都一定会有感受伴随,但即使已经觉知到感受,也不容易了解到它的真实本质。感受是去经验的实相,是一种名法。当声音出现时,是耳识听到声音。在那个时刻一定会有受心所伴随着耳识生起去经验声音。

当触心所碰触到出现的对象时,受心所也一定会同时生起。如果念能够开始觉知到感受的特征,那么就能对中性的感受,心里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身体舒服或不舒服的感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也许会感到悲伤,但与其屈服于不愉悦的心理感受,也可以是念生起去觉知当下的实相,可以了解只是受心所生起,是由于适当的因缘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了解正念的培养是有益的,正确的见解能够帮助人们从悲伤或痛苦中解脱。

问题

1.中性感受和心里愉悦感受的本质是什么?

2.身体不舒服的感受和身体舒服的感受的本质是什么?

3.心里不愉悦的感受的本质是什么?

4.熟睡时的感受是哪个本质?

5.色法是醒著的还是睡着的?请解释理由。

Topic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