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 / 圖片
325  語錄 (3) By Assoc.prof. Annop Homchan

"極難才能直接經驗一次一個的法"

* 三藐三佛陀的誕生,和聆聽佛陀所宣說的法,都是極為難得的。當佛陀是為菩薩時,世尊他就必須修行極大的波羅蜜。因為能成為無上正等正覺者,是自覺悟法,自證見法的真實本質,直接了然世間萬物一切真相,徹底熄滅煩惱,根除汙染雜質,然而為一切眾生宣說世尊他所證見的法,這是極為最難得難為之事。

* 三藐三佛陀證見法的智慧,是為最微妙,最深奧,無人能及 (是為多種多樣無比的智慧) 佛陀發大悲憫教法說真理是為了聽聞佛法者,能夠依據 本人智慧的程度瞭解佛法。
* 界 (dhatu) 就是法,不同的界就是一樣一個不同的法, 每一個不同的法都有他們不同的特徵 例如:看到是一種法,它的生起是心經由眼睛經驗了色塵然後就滅去;聽到也一樣,心生起了聽見聲音,然後就滅去。

* 所以,佛陀所宣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是為了聽聞者能夠如實瞭解法的真實本質,瞭解一次一個的法,就是現在這一刻正在出現的法,必須依靠所聽所聞到的每一個字,和誠實的心去反複思考所聽所聞到的每一句話,這是極為最微妙最深奧的法。

“思心所是業力”

* 業力 (Kamma) 是思心所 (cetana) ,是意願或意圖。所以每一刻生起的心,一定有思心所一起生起。

* 善業就是善的思心所,這個時候心就是善的;不善業就是不善的思心所,這個時候心就是不善的,它會影響將來產生的果報。

* 產生善的果報,和不善的果報,它的機緣是來自於業力的結果,和某個業力成熟帶來的果報,任何人都無法抗拒業力,或者挑選要某個果報產生。

* 讓結生心生起,在某個世界成為某個生命的業緣,是為令生業 (janakakamma) 。 結生心產生的機緣,都是在於業力成熟產生結果。比如說犯很重大的惡業,例如弒父、弒母,這是非常強大的惡業。造了此業,必定會在惡道世界產生結生心,就算是曾經有行過善,也不會出現讓結生心能在善的世界產生善報。

* 領聽佛法,討論佛法,有正確的瞭解佛法的那一刻,是有智慧一起生起的善業,必定會累積在心,也就是有機會讓結生心可以在善的世界產生,有這個善的良機才能在善的世界繼續不斷地建立智慧。

"何時知貪愛"

* 貪愛,是黏住不放。執取,是很喜歡的、很滿意的,它就是在這輪迴裡產生苦的原因。

* 若只是痴心妄想着要捨棄貪愛,卻不認識貪愛,這是不可能捨棄貪愛的。

* 貪愛是極為深沉難以觀見,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有無數的貪愛正在生起滅去,也無法真正的觀見貪愛的真實本質。

* 能如實的認識真理,是在於念和智慧的建立,也必須是要從正確的聆聽佛法和正確的思維佛法開始,直到智慧逐步堅定的去瞭解法是法不是我,瞭解這一刻正在出現的真相,念和智慧也自然可以直接經驗法,而不只是停留在思維法的階段。

* 所以,要認識貪愛 ,須如實的認識這一刻正在出現的貪愛,也就是念和智慧直接經驗那一刻正在出現的法。

“善是因為捨棄”

* 一切的善是必須要捨棄不善。

- 若是出家人就必須徹底捨棄在家人的習性,例如捨棄金錢、財物、權職、名利等。

- 若是在家眾,就依照自己的身份修習,在凡夫俗子的份位上修習捨棄不善。

* 每一類的善是為捨棄,因那一刻是捨棄不善、脫離不善。例如給予、分享的那刻就捨棄了貪,捨棄了不捨,捨棄了自私自利。

* 波羅蜜,是為渡過去、能達到彼岸的善,熄滅煩惱 (kilesa) 止息汙染雜質。

* 最深最難捨棄的就是捨棄對“有我”的執取,能逐漸的捨棄我執,智慧能逐步的理解一次一個的法是法、不是我,所以培養智慧的開始是來自於聆聽佛法。

"善就是無我"

* 倘若不如實的瞭解法的實相不是我,就會產生自私自利,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不擇手段。

- 若是強烈的私慾,就會犯下種種損害他人的不善。

-甚至是行善也都是為了自我,希望自我能成為一個好人,行善的心理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這並不是真正的善。

* 無明、自私自利、以及一切的不善,是不可能產生無我的正見。所犯下一切的不善是因為不如實的瞭解,善和不善都不是我。

* 能讓真正的善生起的因緣條件是:瞭解三藐三佛陀所宣說的法是法,不是我。就不會為了自我而行善,而是會正確的瞭解善是波羅蜜 (parami) ,是為捨棄自我。

* 當瞭解徹悟到善也不是我,即使是善會帶來好的結果,但那個好的結果也不是我。所以不會期盼那個好,更不會期待那個好的結果。

* 所以一切的修學佛法,必定會帶來正確的瞭解法是法,不是我。

"道是智慧領導"

* 道,就是路。共有兩種的道路,即是對的道路 (正道) ,以及其他不是對的道路 (邪道) 。

* 在對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個法,就是智慧,是為正確的見解。自然而然的瞭解法的真實本質,正確的瞭解正在出現的法,也即是正見 (sammaditthi) 。
* 三藐三佛陀宣說道,智慧是正見 (sammaditthi) ,是八正道裡的第一道支,培養正見為最重要的關鍵。

* 當有了正見 (sammaditthi) ,才會出現其它正道的因素,例如:正思维 (sammasankappa) 、正精進 (sammavayama) 、正念 (samnasati) 、正定 (sammasamadhi) 。 一起生起時,就會念住正在出現的法,瞭解法的真實本質。

* 有些法,例如思維、精進、和定,如若這些法缺乏了智慧伴随,它們就不可能會是正道 (sammamagga) 倘若這些法與邪見 (micchaditthi) 一起生起,它們就是邪道 (micchamagga) 。

* 所以智慧是極為最重大的關鍵,會引向建立對的道路,為了瞭解四聖諦,逐步根除煩惱汙染雜質,就是正道。

"輪迴無終止"

* 循環或者是輪迴,眾生的每一世都在輪迴裡。每一世的輪迴,也就是心、心所,和色法在每一刻間快速地的生滅,是依賴因緣條件而生起滅去。

* 因為是有無明與貪愛,才這樣長久不斷地輪迴,無始無終。

- 無明,是不知道真實本質,無明的特徵是阻攔的、包住的、掩蓋的,使不能知道每一刻正在出現的實相,當不如實的瞭解真相時,已注定有这样的繼續不斷的輪迴。

- 貪愛,是執取、黏住不放的,很歡喜有這樣的一個我,這將在這個輪迴世界裡延續下去。

* 只要還是一個不如實的瞭解法的真實本質,和執取黏住不放,就必須在每一世裡投生成為某一個我,無終止之日,也必須去承受每一世數不盡的種種苦難煩惱。

* 在這漫長的輪迴裡,三藐三佛陀的誕生極為最難得一見,佛陀所宣說的法是為無價之寶。認真研習聆聽佛陀所說的法,能夠逐漸瞭解法的真實本質。法的真實本質並不是我們自己能瞭解的真相,所以為了捨棄無明、 捨棄執取貪愛、建立智慧,最必須的事就是不疏忽地聆聽佛法,和了解這一刻正在出現的法。

"出家人的誠實"

* 佛弟子或佛教徒,指的是因為修習佛法,對佛法教義和紀律有正確的瞭解而真心遵守,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的教導的信眾。

* 佛弟子或佛教徒,分為信仰信佛教的在家眾,與認真持戒,為實踐佛陀的教誨而出家的真誠者。信徒成為在家眾或出家眾,是因他們有不同的累積習性。即:

- 在家信佛弟子的習性,就是以在家居士的身份在生活中培養智慧,在家眾在生活中是有屋子有親人,有謀生的職業,要掙錢,也是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

- 出家信佛弟子的習性,是捨離在家俗人的生活,就是在出家人的生活中培育智慧,沒有房屋,沒有金錢,沒有事業,沒有任何像在家眾的凡夫俗子那樣任務,那樣的生活了。但是,出家人的生活是必須守護遵循三藐三佛陀所定下的出家人戒律,必須要有極高尊敬之心去修習佛陀所說的法 (佛教) ,遵循戒律。 所以出家眾弟子,只有兩個任務,就是修習佛陀所宣說的法,和建立智慧,只為了瞭解法的真實本質,這才是正確的維持佛教保護佛法。

* 所以,佛教徒要選擇以在家眾或出家眾的身份來皈依佛教,必須是對佛法戒律有正確的了解後,才能依據本人的習性決定自己應該出家或不出家。

* 若要出家就必須誠實,指的就是要有真誠的心,徹底的放棄在家俗習的生活,一心只向淨化煩惱,根除汙染雜質。

"無知是疾病"

* 無明是癡迷,是不知道法的真實本質

* 無明是不善心所,是不善法,當無明伴隨心一起生起的哪一刻,就不可能有智慧生起,去瞭解正在經驗所緣的是心而不是我。

* 無明是種種不善最深最重要的根源,因此種種的不善法必定有無明心所伴隨。

* 此刻不如實的瞭解那是真有的實相 ,並不是我,是因無明包住,掩蓋着。

* 在這輪迴裡,無明是經過長久的累積,所以無明疾病是在心間最深之處埋下的病根,要消除是極為困難的事。

* 唯一能根除在心間埋下無明疾病的病根,就是建立智慧。最初的開始,就是聆聽三藐三佛陀所宣說的法,佛陀的話會領入瞭解真相,瞭解正在出現的現在這一刻的實相。

"心的串習"

* 為何世上每一個人,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差異,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條件,不同的習性?

* 心,是為主,是認知某個所緣的實相,去經驗一個所緣的領導者。心生起經驗一個對象極度快速滅去之後,下一刻的心立即就緊接著生起。

* 不論是善的那一刻,或是不善的那一刻,都是生起了就滅去。但是,它會累積在心,成為善或不善的習性,所以這就是讓每一個生命,自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習性。

* 倘若那個善或不善的心,程度達到成了善或不善的行為 (業) ,那個業就會繼續的累積在心,將會在適當的因緣條件成為善或不善的結果。

* 所以在這漫長的輪迴裡,心一直都是在不斷的累積業,累積煩惱汙染雜質,累積各種各樣不同的習性。

* 結生心,就是每一世生命裡出現的第一個心,結生心的生起是輪迴裡過去的業影響,這是為最重要的因緣,讓每一個的生命在每一世裡,自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體形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

* 所以,對任何的不善都不應該疏忽大意,雖然不善它只是生起滅去,但是不善它會累積在心 繼續串習傳遞下去。

By Assoc.Porf.Annop Homchen

Date 16 Jul 2021

article-tw/topic/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