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摩
267  究竟法 現在(8)
第八章 心路過程

我們在註釋書裡讀到有關於心的描述:

…由於心[citta]這個詞是指善的心,不善的心或大唯作心,因為它透過心路過程的速行心一系列連續的過程累積。

為了瞭解心透過速行心一系列連續的過程累積,我們應該要記得心一個緊接著一個非常快速不間斷的生起滅去。那些善的還有不善的心所伴隨著心一起生起滅去,這些善或不善會從這一刻的心累積傳遞到下一刻的心。

當心生起經由眼睛看到出現的顏色,經由耳朵聽到出現的聲音或透過身體感官去經驗所緣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知道這些去經驗的心有各自的特質。我們比較容易去注意到當心是不快樂,悲傷,煩惱,喜悅,慈愛,憤怒,或者是當心想去幫助别人的時候。每一個心生起滅去都是非常迅速的,一個緊接著一個。因此,前一個心的累積會繼續傳遞到下一個心。無論是善的心或是不善的心,每一個生起滅去的心都是下一個心生起的因緣條件。這就是為什麼在前一個心累積的習性可以繼續串習傳遞到下一個心並且一直繼續下去。

我們可以注意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這是因為過去所有好的或不好的習性都會累積並且從一個心傳遞到下一個心。有些人傾向於做善事,這是因為他們過去的善串習到下一個心,因此會傾向於做善事,這成為下一個善心生起的因緣條件。不善心也是這樣,不論是根深蒂固的貪愛,瞋恨或無明。當這些不善心滅去的時候,不善會繼續累積傳遞到下一個心,以這種方式成為未來不善心生起的因緣條件。

心能一個緊接著一個不間斷是因為無間緣:每個心都是下一個心生起的因緣條件,不會間斷。前一個心滅去之後,下一個心緊接著生起。每一個心都是下一個心生起的無間緣;但阿羅漢的死亡心除外,因為在阿羅漢最後一個心滅去之後,就不再有五蘊生起。因此,阿羅漢的死亡心之後就再也不會有結生心或任何其它心,心所,或色法繼續生起。

再次重複註釋書裡關於心的第二個面向的引述:

…由於心[citta]這個詞是指善的心,不善的心或大唯作心,因為它透過心路過程的速行心一系列連續的過程累積。

這似乎相當複雜,但它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無數生滅的法。我們可能一次又一次的聽到善心和不善心這兩個詞,但是對大唯作心(阿羅漢的速行心)和心路過程的速行心這些詞可能並不熟悉。

所有不同類型的心都可以按照四種本質分類:

善心

不善心

果報心

唯作心

善心是一種健康有益的心,它是未來可喜善報出現的因。當善心和一起生起的心所同時滅去時,善的品質會累積然後繼續傳遞到下一個心。因此,它們是之後善的果報和善心能生起的因緣條件。善心現在能生起也是因為之前所累積的善。在註釋書中解釋了伴隨著果報心生起的心所稱作是果報心所,但因為心是領導者,所以是用果報心這個詞來包括心和心所。伴隨的心所也同樣是果報。

心生色是另一個例子,這一類的色法是源於心。心生色的“心”在這裡也包括和心一起生起的心所,心生色生起的因緣條件是心和心所。因此,當我們說心生色時,是包括一起生起的心所也是這類色法的緣法。同樣的,果報心也是包括一起生起的果報心所。

不善心是有害,危險的。它會在未來形成各種各樣的不善報,帶來不可喜甚至是悲慘的結果。

除了善心,不善心和果報心,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心稱為唯作心。唯作心既不是善心也不是不善心,因此它不會是果報心生起的因緣條件。唯作心也不是果報心,所以並不是善心或不善心的結果。正如我們所討論的,所有的心都可以依照本質分成四種類別: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和唯作心。

如果我們不仔細去研究實相,我們就不會知道什麼時刻的心是善心,不善心,果報心或是唯作心。結生心是這一世生命中出現的第一個心。我們可以在這個時刻在人間是因為結生心生起,使我們在這一世在人間身為某一個特定的生命。結生心不是善心,也不是不善心,當它生起時,它不能透過身體,語言,或意圖來造作任何善或不善業。結生心是果報心,它生起是因為過去某個業。在每一世的生命中都有造作無數的業,不論這些無數的業裡,哪個業是結生心或任何其它果報心生起的原因,這個業被稱作是業緣。如果出生為人類,這是善業帶來的結果,那麼這個結生心是善業的果報。如果出生在地獄道,鬼道,阿修羅道或畜牲道,那麼這個結生心是不善業的果報。

過去的某個業是每一世生命中第一個心的因緣條件,也就是結生心生起的業緣。結生心緊接著上一世的死亡心滅去之後立即生起。在結生心滅去之後,同一個業也會是下一個果報心生起的業緣,這個果報心的功能是維持生命,稱為有分心。有分心能維持延續這一世的心識之流,讓我們在這一世持續身為某一個特定的生命。在結生心滅去之後,心識之流除了在被六個心路過程的心打斷之外,都是有分心在維持延續生命的功能,一直到死亡心生起,然後這一世結束,這一個特定的生命就不再存在。在這一世的生命過程中,其它的業可以是不同果報心的業緣,透過眼、耳、鼻、舌、身五個感官根門去經驗所緣。

善是無害,健康有益的。有些人認為只有當他們成為有錢人的時候才能夠去行善。但他們忘記了就算是沒有錢也可以用其它方式去幫助別人。即使一個人没有很多錢,他可能會有一些東西可以和别人分享而幫助別人。我們能幫助别人嗎?如果不能,那是善還是不善呢?如果一個物質匱乏的人不知道善其實是美的,健康有益,無可指責的心,那麼他就不會快樂,因為他會認為自己因為沒有錢所以不能有美好良善的行為去幫助別人。但事實上,除了捐錢,還有許多其它的善行可以做。我們可以對别人慈愛親切,這是尊重對方的行為,這時刻的心是溫和柔軟的,我們的言詞用語可以是發自內心的和善可親。日常生活裡總是會有很多方式可以去幫助别人,和他人分享。在這些時刻,心是善的,是無可指責,不會造成任何傷害或導致危險的法。

當我們認為自己比别人重要或不重要,優秀或差勁,聰明或愚昧,也就是每當我們與别人比較優劣時,那個時刻就不會有善心生起。在這樣的狀態下就不可能去幫助別人,去分享或給予;這個時候,心是不善,不健康的,是有害的法。

如果我們真的瞭解善的特質和價值,我們會去發展出多種不同的善。然而,如果一個人想為自己保留一些東西,他就不可能是慷慨大方的。也許他渴望平静,或者很想根除不善汙染,並且想要成為第一果的聖人,但他卻無法慷慨大方地去給予。

每個人都累積了許多善和不善的習性傾向。我們應該檢視自己的心,看看是否很小氣吝啬,或者我們可以逐漸開始把有用的東西送给别人。這樣,慷慨大方就可以被慢慢地建立而成為我們自然的天性,甚至可以成為智慧生起的强大助緣。智慧可以消除名法和色法是屬於我的錯誤觀點。當智慧成長建立,它可以變得銳利並能穿透無明而經驗涅槃。

我們可能會相信自己不想要任何不善汙染,但當有些汙染雜質真的出現時,我們似乎是想要擁有它們。我們可能會驕傲自負,認為自己很重要,或者我們可能會嫉妒。有人可能會說這些不善的汙染雜質應該要被根除,我們應該為别人的幸福感到高興,或是我們應該以慈愛對待不友善的人。但我們真的做的到嗎?在生氣,輕視,傲慢以及嫉妒的這些時候,是不能遵循忠告去培養善的。這說明根除汙染雜質很困難,是不可能很快就能發生的,只能循序漸進。如果我們真的想根除汙染雜質,那麼就應該去發展不同的善。如果只有慷慨大方的佈施,而沒有去注意到其它出現的污染雜質是不夠的。瞭解各種汙染雜質是必要的。

有些人去追求平靜,是因為他經常感到不安和煩躁。他可能鑽牛角尖,然後就變得易怒或焦慮;或者情況似乎總是讓他一直感到擔心和煩惱。在這樣的時刻,他只關注於那些讓他生氣的人或事,而不是去檢視自己的心。如果我們以這種不善惱怒的心態去注意他人,那麼那個時刻生起的心是不善的瞋恨,所以心是不安焦慮的。有人可能會注意到自己感到沮喪不安,可是他只想要擺脫不愉快的感受,盡快平復下來。但他沒有瞭解,問題並不在外面,當没有憤怒的時候,他是不會被干擾而感到煩躁;是因為在憤怒時,才會感到煩躁,他才會不快樂。因此,當一個人生氣或焦慮時,心是不善的,不善法是有害的法。

如果我們能夠察覺到我們正在生氣,並能以慈愛,悲憫,喜悅,或平等心的方式去為別人著想,那麼就會立刻有平静。當慈、悲、喜、捨伴隨著心生起時,它就是善心,没有貪愛,瞋恨和無明。這個時刻的心是平靜的,每一刻的善心都會有真正的平靜。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徹底根除汙染雜質,我們應該要發展各種善,只有慷慨佈施是不夠的。

再次重複註釋書關於心的第二個面向的描述:

…由於心[citta]這個詞是指善的心,不善的心或大唯作心,因為它透過心路過程的速行心一系列連續的過程累積。

“系列”或“連續”是指心在一系列的過程中相繼生滅。看、聽、聞、嚐和碰觸的心是果報心,並不是善心或不善心。因此,這些心並不像速行心是以一系列連續的過程相繼生起和滅去。果報心是過去業的結果。當過去的業力成熟以及其它適當的因緣條件俱足時,果報心就生起了。果報心有許多種類,它們執行不同的功能,比如說眼識或耳識。果報心並不會在速行心的過程生起,它是由善的業或不善的業累積而成的結果。果報心的生起和滅去並不會造成其它一系列連續的果報心生起繼續累積。

我們應該對心的第二個面向有正確的認識,那就是善心,不善心和大唯作心在心路過程中以速行心的方式一系列連續的過程累積。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在心路過程中生起的心是什麼,它們是什麼類型的心,以及它們是何時生起的。速行心是一系列連續的善心或不善心的過程。阿羅漢在速行心的過程中只有大唯作心,不會再有善心或不善心繼續累積業力。

我們應該知道心路過程中的心並不包括結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除此之外的所有類型的心都是心路過程的心。結生心只會在這一世的生命中出現一次,它在前一世的死亡心滅去之後緊接著生起,執行再出生的功能。在那一刻,没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或身識。結生心是果報心,是業的結果。可以再出生為人的結生心是善的果報心,是善業的結果。

產生結生心的業不僅僅只是產生結生心,當結生心滅去之後,同一個業也是下一個緊接著生起的有分心的業緣。有分心的功能是維持生命的心識之流,有分心和結生心是同一種類型的果報心。正如我們先前討論的,有分心在這一世的生命中維持著生命,一直到這一個人死亡。只要死亡心還没有生起,有分心就還會執行維持生命的功能。結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不是屬於心路過程的心,它們是離心路過程的心。

當我們熟睡沒有作夢時,我們沒有看,沒有聽,我們也沒有思考。有分心一直在不斷的生起和滅去,直到我們開始做夢或睡醒,再次看到,聽到,經驗其它感官對象或想著不同的事情。結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並沒有經驗這個世界。在結生心生起執行再出生的功能或有分心維持生命的功能時,我們這個世界中的任何人事物並沒有出現。如果我們在這一刻是熟睡的,那麼和這個世界有關的任何事,我們都不會知道。我們看不到任何在這裡的人,我們没有經驗到任何聲音,氣味,或冷熱。有分心與這個世界毫不相關。它甚至不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我們的親戚和朋友。它也不知道任何關於財產、地位、榮譽、快樂或痛苦。然而當我們沒有熟睡的時候,我們記得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不同的人和與這個世界有關的不同的故事。

當我們看的時候並沒有有分心,只有心路過程的心透過眼門過程去經驗出現的對象。去看的心,去喜歡的心,或其它透過耳、鼻、舌、身和意門去經驗的心,都是心路過程的心。當我們聽到一個聲音,然後喜歡或不喜歡它時,那些時刻沒有有分心,只有心路過程的心。

所有去經驗透過眼睛出現的色塵的心,都是眼門心路過程的心。其它心路過程還包括有耳門、鼻門、舌門、身門和意門心路過程,所有這些心路過程的心都是透過相應的門去經驗它們的對象所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心是有分心以及心路過程的心。心路過程的心透過六個門中的任何一個門去經驗所緣。有分心和心路過程的心相繼接續生滅。

當一個人出生在一個五蘊的界,業是業生色生起的因緣條件,其中有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和身淨色。這些色法接續的生滅,它們提供一個人可以去經驗感官對象,因此,這個人沒有失明,失聰或有其它殘疾。然而,如果業在某一時刻突然不再產生眼淨色,這個人將會失明,將完全看不到任何東西。所以,眼識和其它感官認知能發生都需要適當的因緣條件才能生起。

只要心路過程的心還没有生起,有分心就會繼續維持心識之流。當一個可以是感官根門對象的色法出現並撞擊到相應的淨色時,心路過程的心並不會立即生起。首先,會先有幾個有分心生起滅去,接下來才會是心路過程的心去經驗那個色法。

色法的生滅非常地迅速,但心的生滅速度比色法更快。一個色法生起和滅去的時間等於十七個心生起和滅去的時間。當色法撞擊到一個淨色時,如前段所述,會先有幾個有分心在心路過程開始之前先生起滅去。當色法撞擊到淨色時,第一個有分心生起,稱為“過去有分心”,這個有分心和它之前剛滅去的有分心是同類的果報心。過去有分這個名稱是為了指出撞擊淨色的色法持續的時間。如果從過去有分心算起,色法不能持續超過十七個時刻的心。

當過去有分心滅去之後,下一個因緣生起的有分心稱為“有分波動心”。有分波動心會“振動”,會被對象所緣攪動。這個心仍然是有分心,心路過程的心還沒有生起,而有分流仍在繼續。當有分波動心滅去之後,接下來的有分心稱為“有分斷心”就生起了,它打斷了有分流,因為它是心路過程出現之前的最後一個有分心。當有分斷心滅去之後,心路過程的心生起並去經驗透過眼、耳、鼻、舌、身或意門出現的對象。

所有去經驗透過眼睛出現的色塵的心,都是眼門心路過程的心,因為它們都經驗同一個還没有滅去的色塵。

所有透過耳朵去經驗聲音的心都是耳門心路過程的心,因為它們都經驗同一個還没有滅去的聲音。同樣的,鼻、舌、身的心路過程的心也是如此。

五門心路之後會接著幾個有分心,然後是意門心路的心,它可以經驗各種各樣的對象。當意門心路是接著感官門過程之後,意門心路過程的心會經驗和先前五門心路過程所經驗的同一個色塵、聲音、氣味、味道或有形物體。意門心路過程的心可以經驗任何所緣對象。
Date 21 Jan 2021

article-tw/topic/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