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摩
238  第二十八章 內觀智慧的階段
在達到開悟之前,有著智慧相應的善心必須一次又一次,一世又一世地思考和探究各種名法和色法的特徵。這樣對實相的瞭解才會慢慢地增加。當智慧變得更加敏銳時,內觀智慧就可以生起。這個層次的智慧可以根據不同的階段,經由意門更清楚地瞭解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在開悟前有不同階段的內觀智慧必須依序達成。

1.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nana): 智慧伴隨的善心生起時能清楚地區別名法和色法的不同特徵,一次一個。出現的法或是“世界”並不是“我”或是屬於我的東西。在那樣的時刻想蘊不是“有我想蘊”(atta-sanna),不會標記實相為一個整體或是傳統表面世界的人或東西。開始對出現的法是非我無我的本質有正確的記憶。四念住應該繼續去覺知和瞭解各種名法和色法。在內觀智慧初始階段覺知實相的時候,智慧會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辨識“無我想蘊”。否則在無數劫的生死輪廻中深刻累積的有我想蘊是不可能被完全根除的。

2.緣攝受智(了知因緣智; paccaya-pariggaha-nana): 當內觀智慧的時刻滅去後,世界就會又像過去一樣是以“一個整體”出現。發展四念住的人會清楚地知道內觀智慧的時刻與不是內觀智慧時刻的不同。當內觀智慧滅去後,因為不善的汙染雜質還沒有完全根除,因此對實相的痴與疑會再次生起。但當達到第一觀智時會清楚瞭解出現的各種名色法,也就是知遍知(nata parinna)。在內觀智慧生起的那一刻,因為智慧可以清楚瞭解出現的實相的特徵,在那一刻沒有對出現的實相有痴與疑。第一觀智只是內觀智剛開始的階段,智慧在後來的階段愈來愈敏銳,名法和色法的特徵能夠更加清楚。

當四念住繼續覺知出現的對象並探究它們的特徵,對它們之間的因緣條件會有更多的瞭解。當一次出現一個對象時,智慧可以瞭解名法的生起是因為有適當的條件,如果對象沒有出現,名法也不可能生起。因此,名法生起時一定有被名法經驗的對象出現。智慧可以瞭解法的生起都是因緣和合的。透過這種方式智慧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法無我的本質,逐漸地把出現的對象當作是“我”(atta)的錯誤見解摒除。當八正道的八個心所(屬於行蘊)已經發展到更高階段時,它們可以是第二觀智生起的條件。這是緣攝受智直接瞭解在名法和色法生起的那一刻,它們相互依賴的關係條件。因此可以覺知和直接瞭解生起的實相,比如耳識,聲音,愉悅的感受,不愉悅的感受或思考等等。所有這些法的生起都是由於有適當的條件,可以清楚地辨別它們之間的不同,瞭解它們不是我。

內觀智慧清楚地知道經由意門自然出現的實相的特徵。內觀智慧可以辨別出不同對象的特徵並且瞭解到它們都不是我的真實本質。但當內觀智慧的那一剎那滅去後,世界就會又像過去一樣是以“一個整體”的概念出現。

3.思維智(sammasana nana): 這個階段的智慧能開始清楚地瞭解名法和色法的快速接續。當這個階段的內觀智慧還沒生起時,人們即使理智上知道名法和色法是快速地生滅,但這些名法和色法的快速接續並還沒有出現。在第一觀智和第二觀智的階段,智慧一次一個瞭解名法和色法的特徵,辨別出它們的不同,但是還不能夠瞭解到這些生滅法的快速接續。

第一第二和第三觀智都只是發展內觀智慧初期的階段,它們被稱為“嫩觀”(taruna vipassana)。它們還不是更高程度的強力觀智(balava vipassana)階段。在嫩觀階段的智慧,仍然會去想著已經體驗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但不同的法已經不會像以前一樣是結合成一個整體或“一整個世界”出現了。

由於在初期的三個內觀階段仍然在思考名法和色法,智慧被稱為思惟智(cinta nana),巴利文cinta 意思是思考,思惟。有些人可能會對初期內觀階段的思考有誤解。當人們仔細思考並注意到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愈來愈瞭解它們時,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在嫩觀智的階段。然而只要內觀智慧還沒生起就還不能瞭解它是無我的真實本質,不能真的瞭解內觀智慧是無論在任何地方,出現的對象是什麼,智慧都可以清楚地瞭解經由意門出現的任何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法的生起是由於適當的條件,是不受指揮或控制的。

有些人可能會錯誤地相信,當他察覺、思考並且注意到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時,他對法已經有了清楚的瞭解,並且相信自己已經達到第一觀智的階段,已經能夠辨別出名法和色法的差異。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他還沒真的體會內觀智慧的生起也必須是與其它出現的法一樣是無我的(anatta)。當內觀智慧生起時,名法和色法的特徵會經由意門出現。色法先經由相應的感官門,然後再經由意門被經驗。然而當內觀智慧還沒有生起時,由於無明,法的真實本質會在經驗感官對象後被概念掩蓋,那麼法的特徵就不會在意門過程出現。在內觀智慧生起的時刻,經由意門出現的色法會非常清晰地被瞭解,這與沒有內觀智慧生起的那一刻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人當他們思考名法和色法並知道這個名法的生起條件是因為那個色法,這個色法的生起條件是因為那個名法,會認為他已經達到第二觀智緣攝受智的階段。但是如果第一觀智還沒生起,接下來更高階段的內觀智慧也不會生起。當第一觀智生起時,人們不會錯誤地把沒有內觀智慧的時刻當作是有內觀智慧的時刻。當內觀智慧生起時,能瞭解內觀智慧不是我的真實本質,會知道它的生起是因為有正確的條件,也知道正道必須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內觀智慧才能夠生起。內觀智慧生起只能透過培養正確的條件,也就是四念住一次又一次地覺知日常生活中自然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使智慧變得更加敏銳。

有些甚至還不能夠辨別名法和色法特徵的人也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第三觀智思維智的階段,他可能以為自己已經可以經驗到相繼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然而如果人們還沒有建立四念住,還不能覺知出現的各種不同名法的特徵,他就不會瞭解名法是去經驗的法。他可能以為他已經經驗到生起滅去的名法,但他其實還不清楚名法是什麼。他對名法和色法還是很混淆的,他並不知道名法與色法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沒有耐心的人會希望內觀智慧能夠很快生起。他會嘗試一些方式希望能加速內觀智慧的生起而不是自然而然地去知道因緣和合生起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事實上是不可能能夠刻意去加速智慧的發展的。智慧只能夠逐漸增長,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發展四念住,是沒有其它條件讓它成長的。如果有人想嘗試其它方式去加速智慧的發展,這是錯誤的。錯誤的因不能帶來正確的果。如果有人希望自己的練習很快見效,那就會是錯誤的道路,他還不明白正確的道路是什麼。 邪見伴隨貪根心會導致錯誤的道路,不是可以正確徹底根除汙染雜質的正道。

4.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nana): 第三觀智能夠瞭解名法和色法的快速接續。然而在這個階段智慧還沒有敏銳到足以看到法生起滅去的危險和不利之處以捨離它們。由於前一個法滅去之後馬上就有新的法生起,因此掩蓋了法生起就滅去的危險。智慧應該要發展得更加敏銳才能夠達到更高內觀智慧的階段。在第四觀智階段,智慧可以更清楚地辨識出任何出現的名法或色法生起就會滅去。人們不應該試著要去做些別的,應該繼續去探究名法和色法的特徵,對智慧的發展要堅定不動搖。

各種的名法和色法都可以成為被瞭解的對象,無論它們是善法或是不善法,無論善或不善的強弱程度,或它們是經由哪個門出現。第四觀智階段能夠更精確地知道一次出現一個,生起就立即滅去的名法和色法。當探究瞭解的審察遍知(tirana parinna)更加深入明白時,第四階段的內觀智慧才會生起。審察遍知智指的是能夠清晰地審察瞭解所有經由六個門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只要還不是這種情況,就不會有生滅隨觀智生起的條件。

發展正道的人知道涅槃是徹底根除汙染雜質的實相,如果對生滅法的瞭解還沒有完全地建立,就不可能能夠瞭解不生不滅的涅槃。首先智慧應該發展到能清楚地瞭解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如果智慧還不能完全穿透瞭解經由六個門出現的各種名法和色法的特徵,就不可能能夠瞭解涅槃。

經由六個門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特徵都各不相同。如果智慧不能完全瞭解辨別出經由六個門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特徵的不同,快速生滅的法將不會被瞭解。然後對實相的懷疑和邪見就不能夠根除。

5.壞滅隨觀智(bhanga nana): 即使在第四觀智階段的智慧可以清楚瞭解一次一個名法和色法的特徵,但對實相的執取仍然是非常牢固的。在無盡的生死輪迴中累積的無明和執取於有“我”的邪見,就像強而有力難以拔起的根。 智慧必須透過四念住徹底深入地發展。第四觀智階段的智慧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審察和辨識名法和色法的生滅,才能夠瞭解生起就立即滅去的法是不可能成為可以依靠的避難所的。透過四念住的發展,智慧變得更加敏銳更加有力,因此就會有適當的條件使第五觀智: 壞滅隨觀智生起。第五觀智清楚地瞭解生起就滅去的名法和色法是不能夠成為避難所的,它們不能給予任何安全的保障。這是第三個遍知, 斷遍知(pahana parinna)的開始,斷遍知可以導向更高階段的智慧,可以開始捨離有一個“我”,一個人或是某個東西的存在。

6.佈畏現起智(bhaya nana): 當壞滅隨觀智滅去之後,發展內觀的人會明白不善的污染雜質仍然很強烈,一旦有適當的條件時,不善汙染會以其累積的強度生起。他會仔細思考名法和色法崩解的特徵,但對“我”的概念累積的執愛還是很堅固。這種貪愛可以透過看到名法和色法崩解的危險以及不能帶來滿足而根除。 智慧應該繼續審察辨識名法和色法的特徵,進而更深的瞭解崩解的法的可怕和不利。當智慧變得更加完善時可以是第六觀智:佈畏現起智生起的正確條件。第六觀智的智慧會在名法和色法生起就滅去的那一刻體認到滅去的可怕。

7.過患隨觀智(adinava nana): 佈畏現起智看到名法和色法生起就滅去的可怕,但是當第六觀智階段的智慧滅去時,有“我”、有“東西”的邪見仍然會再度生起, 它尚未根除。發展四念住的人瞭解生起就滅去的名法和色法的可怕和不利,應該更深入地從不同的面向瞭解法。以這樣的方式,把名法和色法當成是“我”的邪見就會逐漸減弱。當正念覺知生起滅去的實相的特徵時,智慧會變得更敏銳,更清楚地看到生起就滅去的名法和色法的危險,成為第七觀智: 過患隨觀智生起的條件。當第七觀智階段的智慧生起時,它很清楚明白生起就滅去的名法和色法的危險和壞處。

8. 厭離隨觀智(nibbida nana): 當瞭解到行法生滅的危險時,這些生起就滅去的法就像是著火的建築物。當人們清楚地看到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徒勞無益,生活中的貪愛就會變少。這就是第八觀智:厭離隨觀智。

9. 欲解脫智(muccitukamyata nana): 當智慧越來越清楚明白地瞭解出現的名法和色法的生滅是無意義時,智慧會想要從這些生起就滅去的法捨離解脫。這個程度的智慧就是第九觀智: 欲解脫智。

10.審察隨觀智(patisankha nana): 當欲解脫智希望從名法和色法中解脫出來的願望變得更加強烈時智慧會一遍又一遍地思考法的共同特徵: 無常,苦,無我。當智慧清楚地瞭解到行法生滅無常的特徵時,會明白它們完全缺乏任何保障,非常短暫,不持續,一直改變,不穩定,所以無法成為避難所。當智慧清楚地瞭解到生滅的行法俱有苦的特徵時,智慧看到它們的持續壓迫,就如同是逃避不了的威脅,如同是無法治癒的疾病,是危險和缺乏任何吸引力的,因此並不值得去貪愛執取。當智慧清楚地瞭解到行法無我的特徵時,看到它們是空虛,虛無,無法擁有,無法控制的。這時智慧清楚地瞭解所有行法苦,無常,無我的共同特徵,這就是第十觀智:審察隨觀智。

11.行舍智(sankharupekkha nana): 當智慧愈來愈清楚瞭解所有行法無常,苦,無我的共同特徵時,就比較不會把生起就滅去的法當作是恆常,快樂,是我的(atta)。因此,對生滅的行法就能夠有更多的中捨和平等。發展內觀的人知道只要涅槃還沒出現,智慧就無法知道它的特徵,他應該繼續探究出現的行法的共同特徵。智慧對出現的行法保持中捨和平等的狀態就是行舍智。這樣的智慧可以引領到最高的目標,它是道心和果心生起的條件,脫離普通人的狀態成為聖人。

12.隨順智(anuloma nana): 隨順智是在開悟時,道心心路過程(速行)生起的內觀智慧。這階段的智慧已符合清楚瞭解四聖諦的智慧。隨順智是道心心路過程一開始的三個大善心,這三個欲界善心是: 遍作(準備心),近行和隨順。它們以無常,苦,或無我三共相其中之一為所緣,能清楚明白生滅法的真實本質。隨順智能夠隨順符合四聖諦的智慧並捨離生滅的行法。 對於智慧非常敏銳並且能很快瞭解四聖諦的人來說,道心速行過程不需要遍作,只會有兩個隨順智的時刻。

13.種性智(gotrabhu nana): 種性智緊接著隨順智生起,包括三個隨順智速行時刻和兩個速行時刻的人。種性智是有智慧的欲界善心但以涅槃為對象,是接下來入流道心,也就是出世間善心生起的無間緣。入流道心以涅槃為對象並根除部分汙染雜質。

在一般速行心路過程中,通常有七個速行心以相同的對象為所緣,但在道心速行過程則不同。遍作,近行和隨順以法的三共相之一為對象,然後接下來的種性,道心和果心(兩個或三個)以涅槃為對象。 種性是欲界善心第一次以涅槃為對象。事實上,它“轉向”轉向入流道心。清淨道論描述種性智只會以涅槃為對象但不能消除任何污染雜質,稱為“轉向正道”。 我們讀到: 因為儘管它不轉向,它佔據轉向的位置;然後,之後它指的是通往苦的止息的道路。

然後接著生起的道心以涅槃為對象,根除汙染雜質。

殊勝義和清淨道論裡用了一個比喻描述隨順智和種性智。一個人在晚上出去看月亮,月亮沒有出現因為它被雲層掩蓋了。然後一陣風吹走了厚厚的雲層,另一陣風吹走了中間雲層,另一陣風吹走了細雲層。然後那個人可以看到沒有雲層的月亮。 涅槃就好比是月亮。三個時刻的隨順智就好比是這三陣風。種性智就好比是那個看到天空中沒有任何雲層,皎潔明亮的月亮的人。

就像三陣風只能驅散雲層遮住的月亮卻看不到月亮,三個時刻的隨順智只能驅走遮蔽四聖諦的黑暗濃霧,但它們不能經驗涅槃。種性智如同那個只能看到月亮的人,但他不能吹走雲層,所以種性智只能經驗涅槃,但不能消除污染雜質。

14.道智(magga nana): 當種性智滅去之後,初果聖人的入流道心緊接著生起,此道心超越普通人的狀態,達到聖人階段。道智根據所達到的不同開悟階段依序根除不同的不善汙染雜質。

15.果智(phala nana): 當初果聖人的入流道心滅去後,果智心緊接著生起。果智心是出世間果報心,會在道心之後立即生起,之間不會有別的心。出世間善心是後面緊接著無間距生起的果報心的業緣條件,由於沒有其它心介於兩者之間,所以稱為“沒有延遲”(akaliko)。因此出世間果報心與其它類型的果報心是不同的。出世間果報心在道心心路過程生起兩次或三次,執行的是速行的功能。因此它們執行的功能與其它類型的果報心不同。

16.省察智(paccavekkhana nana): 當道心心路過程滅去之後,有分心接著生滅然後意門過程心生起。這些心會回顧省察剛剛證得的開悟。一個過程會省察道心,一個過程會省察果心,一個過程會省察已斷除的不善汙染雜質,一個過程省察尚未斷除的不善汙染雜質,另一個過程省察涅槃。

如果是道心和果心達到阿羅漢階段的人,省察智將不用省察剩下的汙染雜質,因為阿羅漢已經完全徹底根除所有不善汙染雜質了。

十六觀智總結如下: 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nana) 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nana) 思維智(sammasana nana) 生滅隨觀智(uddayabbaya nana) 壞滅隨觀智(bhanga nana) 佈畏現起智(bhaya nana) 過患隨觀智(adinava nana) 厭離隨觀智(nibbida nana) 欲解脫智(mucitukamyata nana) 審察隨觀智(patisankha nana) 行舍智(sankharupekkha nana) 隨順智(anuloma nana) 種性智(gotrabhu nana) 道智(magga nana) 果智(phala nana) 省察智(paccavekkhana nana)

內觀智慧分為十六個階段。然而如果是從生滅隨觀智開始到隨順智結束,這種狀況下可以分為九個階段。這九個階段的內觀智慧稱為“有力的內觀”(balava vipassana),這並不包括前三個嫩觀階段。

有時內觀智慧可以分為十個階段,從思維智階段開始到隨順智階段結束。

從第一觀智到開悟前的隨順智,這過程之間所有不同階段的闡釋說明了內觀智慧的發展是非常漫長的。逐漸地,內觀智慧會慢慢變的更加敏銳以及更清楚明白出現的法的真實本質,因此隨順智可以生起並和清楚瞭解四聖諦的智慧是符合一致的。
Date 25 Aug 2020

article-tw/topic/238